芬兰,埃斯波(Espoo)。距离首都赫尔辛基不远,这座宁静而现代化的城市,坐落着全球移动通信巨头诺基亚的总部——一座由玻璃和钢结构组成的、充满了北欧设计风格的庞大建筑群。这里,是决定着全球数亿手机用户使用体验的“神经中枢”,也是启明芯“蜂鸟”计划必须攻克的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堡垒。
启明芯的欧洲团队,在总经理弗兰克·穆勒的带领下,提前一天抵达了赫尔辛基。随行的,还有从香港和深圳紧急抽调过来的、由陈家俊亲自带队的五名核心技术专家,包括基带算法工程师、射频接口工程师、嵌入式软件工程师和一位经验丰富的FAE(现场应用工程师)主管。他们下榻在诺基亚总部附近的一家商务酒店,连夜对即将进行的现场演示和技术交流,进行着最后的准备和演练。
第二天上午九点,启明芯团队准时出现在了诺基亚总部访客接待中心。迎接他们的是上次负责初步技术评估的采购经理佩卡·萨洛宁。与上次在香港见面时相比,萨洛宁的态度明显热情了一些,但眼神中依然带着北欧人特有的审慎和专业。
“弗兰克,陈先生,欢迎来到诺基亚。”萨洛宁与穆勒和陈家俊握手,“我们已经为你们准备好了专门的评估实验室。我们的首席平台架构师科尔霍宁先生和几位相关领域的技术专家,会在那里等你们。”
启明芯团队被带到了位于研发大楼深处的一间宽敞、整洁、但气氛异常严肃的实验室。实验室里摆满了各种先进的测试仪器,几位穿着白大褂、表情严谨的诺基亚工程师已经在那里忙碌着。为首的正是那位看起来有些不苟言笑、但技术功底深不可测的高级工程师安蒂·科尔霍宁。
没有过多的寒暄,双方的技术人员立刻进入了工作状态。启明芯的工程师们熟练地将带来的“蜂鸟一号”参考设计板(RDB)和配套的测试设备连接到诺基亚提供的测试平台上。诺基亚的工程师则在一旁仔细观察着每一个步骤,并时不时提出一些关于接口定义、信号电平、或者测试环境配置的问题。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无声的较量气息。诺基亚的工程师们,代表着行业的最高水准,他们带着审视的目光,想要彻底摸清这家亚洲“挑战者”的底细。而启明芯的工程师们,则背负着公司的期望,沉着冷静,有条不紊地展示着自己的技术实力。
“平台搭建完成,硬件自检通过。”启明芯的FAE主管向科尔霍宁报告。
“很好。”科尔霍宁点点头,语气平淡,“那么,按照我们之前沟通的测试计划,先从最基础的开始。请运行标准的GSM语音通话压力测试,模拟在不同信号强度和干扰条件下的表现。我们需要连续记录至少四个小时的通话质量指标(如MOS分)、掉话率和功耗数据。”
这是对芯片基带性能和稳定性的第一道考验。
启明芯的工程师启动了测试脚本。连接的网络模拟器开始模拟出不同的无线环境,从信号满格的市区,到信号微弱的郊区,再到夹杂着强烈邻频干扰的复杂电磁环境。测试平台上的“蜂鸟”芯片开始进行模拟通话。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实验室里非常安静,只有仪器设备运行的低鸣声。诺基亚的工程师们紧盯着屏幕上实时滚动的通话质量评分和误码率曲线,偶尔低声交流几句。
一个小时……两个小时……三个小时……
“蜂鸟”芯片的表现异常稳定!即使在信号强度只有105dBm(接近接收极限)的弱信号环境下,通话声音依然保持清晰可懂,没有出现明显的杂音或中断。在强干扰模式下,芯片内置的干扰抑制算法也发挥了作用,通话质量虽然有所下降,但始终没有掉线!
四个小时的连续压力测试结束。科尔霍宁亲自查看了汇总的测试数据,眉头微不可察地舒展了一下。数据显示,“蜂鸟”的通话稳定性和弱信号下的表现,确实优于他们目前正在使用的某款主流供应商的芯片方案。
“Okay,”科尔霍宁转向下一项,“GPRS数据性能测试。Class
10,模拟不同的信道编码方案(CS1CS4),测试在不同信号质量下的实际数据吞吐率和连接稳定性。特别是从空闲状态到激活PDP上下文的建立时间,以及在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功耗表现。”
这又是一项极其严苛的测试。GPRS的数据传输对协议栈的稳定性和处理能力要求更高。
启明芯团队再次启动测试。这一次,他们不仅要展示峰值速率,更要展示在信号波动和网络拥塞(模拟)情况下的稳定性和低功耗特性。
测试结果再次令人印象深刻。“蜂鸟”不仅能够稳定地达到GPRS
Class
10的理论速率上限,更重要的是,其独特的“快速休眠与唤醒”机制和低功耗设计,使得
第162章 赫尔辛基的“冰与火” - 初次技术深潜[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