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谈判。”
副总裁皱起了眉头。飞利浦自身也持有不少音频编解码相关的专利,并且是未来MP3专利池的重要参与者。他一方面对启明芯的技术实力感到惊讶,另一方面也对其“无视”专利风险的做法感到不悦。
“这款芯片的市场表现如何?”他问道。
“目前看来非常火爆,他们的播放器产品‘启明Pioneer在全球范围内供不应求。”
“嗯……”副总裁沉吟了片刻,“但是,MP3的市场前景,我依然持保留态度。数字音乐版权问题悬而未决,消费者付费意愿不明朗。而且,一旦专利池开始运作,高昂的授权费将极大地压缩这类低成本产品的利润空间。”
他最终做出了决定:“我们暂时不跟进MP3播放器芯片市场。继续专注于我们更有优势的领域,比如CD/DVD芯片、电视芯片、以及汽车电子。至于启明芯……让法务部门密切关注他们的动向,一旦专利池正式成立,如果他们拒绝支付授权费,我们不排除采取法律行动的可能性。”
飞利浦选择了观望和潜在的“法律打击”,同样错失了第一时间进入这个新兴市场的机会。
美国,加州,创新科技(Creative
Labs)总部。
作为PC多媒体领域的绝对霸主,创新科技的高层对“启明Pioneer”的讨论,显得更加“漫不经心”。
“MP3?我知道,就是那个在网上下载盗版音乐的东西嘛。”一位负责市场的高管在会议上随口说道,“我们的Sound
Blaster
Live!
声卡早就支持MP3硬件加速解码了,比那个香港的小玩意儿强大多了!”
另一位负责软件开发的负责人补充道:“我们正在开发下一代的媒体播放软件,会集成更强大的MP3管理和播放功能。用户在电脑上听歌就够了,谁会专门花几百美金去买一个只能听MP3的小盒子?”
他们完全没有意识到,“便携”才是MP3播放器真正的“杀手级”应用场景。他们依然沉浸在PC世界的成功中,用PC的逻辑去思考移动设备的需求。
最终的结论是:“启明Pioneer只是昙花一现的利基市场产品,对我们的核心业务构不成威胁。加强我们PC端MP3软件的功能就好。”
在这个关键时间点,全球几家最有实力、也最有潜力在数字音频领域与启明芯一较高下的科技巨头,因为各自的傲慢、偏见、保守或战略失焦,不约而同地选择了“睡眼惺忪”地观望,甚至是无视。
林轩通过各种零散的渠道(黄耀龙在行业展会上收集的信息、赵晴鸢通过投行关系打听到的消息、以及他对这些公司前世发展轨迹的了解),大致拼凑出了这些巨头的反应。
他坐在办公室里,看着窗外,脸上露出了智珠在握的笑容。
“历史的车轮,果然还是按照我熟悉的轨迹在滚动……”他低声自语,“巨龙沉睡,正好给了我们这些‘泥鳅化龙的时间和空间。”
他立刻给黄耀龙和市场部下达了新的指示:“继续保持低调!不要主动去招惹那些大家伙。我们的重点是快速占领市场,完善产品,积累用户口碑。在他们真正醒过来之前,我们要把‘启明Pioneer打造成便携数字音乐领域无可争议的王者!同时……”
他的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启明二号的研发,必须加速!我们要在他们模仿出第一代产品之前,就用第二代产品,给他们一个更大的‘惊喜!”
巨头的“睡眼惺忪”,为启明芯赢得了至少一年到一年半的黄金发展窗口期。而林轩,绝不会浪费这宝贵的、用“信息差”换来的战略机遇。他要在这段时间里,将启明芯的根基扎得更深,将技术壁垒建得更高!
第67章 巨头的“睡眼惺忪”[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