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8章 目标:“启明一号”与MP3蓝海[2/2页]

国芯崛起:从香江到硅谷 代码潮汐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br/>  3的数字音频压缩格式,在德国Fraunhofer研究所的努力下逐渐成型,并开始在一些极客和音乐爱好者的圈子里,通过BBS、FTP站点等早期互联网渠道悄然流传。
  时机,似乎正在成熟。
  会议室里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林轩身上,等待着他这位总能带来惊奇的领导者给出方向。
  林轩停止了敲击桌面的手指,抬起头,脸上露出一种神秘而自信的微笑。
  他伸出手指比划着:“一张标准的CD,容量大约650MB,只能存储十几首未经压缩的PCM格式歌曲。而一首4分钟左右的歌曲,压缩成128Kbps码率的MP3文件,体积只有大约3到4兆字节(MB)!压缩比可以达到10:1甚至12:1!”
  “十倍以上的压缩率?!”顾维钧倒吸了一口凉气,其他工程师也发出了惊叹。他们都明白这意味着什么。
  “是的。”林轩肯定地回答,“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在当前这种互联网带宽极其有限(56K拨号上网换算下来每秒只能传输几KB数据)、存储介质(比如硬盘、软盘)价格还比较昂贵的情况下,MP3成为了迄今为止最适合在网络上传播和存储的数字音乐格式!”
  “至于音质损失,”林轩笑了笑,“对于追求极致音效的发烧友来说,可能无法接受。但对于绝大多数普通消费者,尤其是在嘈杂环境下,或者使用普通耳机、便携设备进行收听时,128Kbps甚至更高码率的MP3,其音质与CD相比,差异并不像想象中那么巨大,完全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至少,比现在流行的磁带随身听要好得多!”
  他环视众人,语气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我现在可以大胆预言:随着互联网进一步普及(哪怕速度依然很慢),以及存储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成本的急剧下降——特别是闪存(Flash
  Memory)技术,未来几年内,一定会诞生一种全新的、革命性的便携式数字音乐播放器!”
  “这种播放器,将彻底抛弃笨重的磁带和易划伤的CD光盘!它可以内置几十兆甚至上百兆的闪存,直接存储数十首甚至上百首MP3格式的歌曲。用户可以从电脑上,通过互联网下载或者其他途径获取MP3文件,然后传输到这个小巧的播放器里,随时随地欣赏音乐,就像一个‘数字化的Walkman!”
  林轩的声音充满了感染力,他仿佛已经看到了那个场景:人们口袋里揣着一个小小的设备,里面却装着海量的音乐,彻底摆脱了物理介质的束缚。
  “这将是一个多么巨大的新兴市场!一个全新的蓝海!”林轩的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这东西能做出来吗?”一位年轻工程师兴奋地问道,“闪存现在好像还很贵吧?电池能撑多久?”
  “技术上的挑战肯定是有的,”林轩看向那位工程师,“但闪存的价格正在快速下降,三星、东芝等厂商都在大力投入。电池技术也在进步。更关键的是,实现这个产品的核心——那颗能够高效解码MP3文件、并且功耗极低的芯片,正是我们可以抓住的机会!”
  他将目光投向所有人,斩钉截铁地宣布:“我们的‘启明一号,目标市场,就是这个即将爆发的便携式数字音乐播放器!我们的目标产品,就是为这个市场量身打造的一款高性能、低功耗、高集成度的MP3解码芯片!”
  这个明确的、充满前瞻性的目标,像一道光芒照亮了前进的方向,瞬间点燃了所有技术人员的热情。相比在VCD红海里苦苦挣扎,去开创一个全新的蓝海市场,无疑更让人心潮澎湃。
  “我们要设计的这款MP3解码芯片,”林轩开始勾勒技术蓝图,“首先,需要内嵌一个高效的、专门优化的数字信号处理(DSP)核心。为什么是DSP?因为MP3解码涉及到大量的乘加运算、蝶形运算(用于MDCT反变换),用专门的DSP指令集来处理,效率远高于通用的RISC或CISC处理器,而且功耗可以控制得更低。”
  “其次,必须在芯片内部集成高质量的音频数模转换器。这样可以减少外部元件数量,降低整机成本和PCB面积,也更容易控制音频输出的质量。”
  “再次,考虑到便携播放器需要进行基本的歌曲选择、播放控制等操作,我们甚至可以考虑在芯片内部集成一个简单的文件系统管理功能和微控制器(MCU)核心,用来处理用户接口逻辑和与闪存的数据交互,进一步提升集成度,降低下游厂商的开发难度。”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功耗和稳定性!”林轩的目光转向顾维钧,语气变得格外严肃,“老顾,这次‘启明一号的设计,必须将低功耗和高可靠性放在首位!”
  他加重了语气,直接点出痛点:“功耗必须做到极致!‘启明零号在高负载下的发热问题,给我们造成了多少麻烦,大家还记得吗?便携设备依赖电池供电,每一毫瓦的功耗都至关重要。我希望我们的芯片在典型工作状态下的功耗,能控制在数百毫瓦甚至更低!这在技术上能实现吗?需要采用哪些新的低功耗设计方法?”

第38章 目标:“启明一号”与MP3蓝海[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