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k)一键通功能,摩托罗拉明确提出,希望启明芯能够在“蜂鸟”的下一个硬件版本(或者通过软件升级,如果可行的话)中提供完整的支持,并给出了明确的技术指标和时间表。这对于张建华的基带团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不小的挑战。
成本的“最后一公里”:
摩托罗拉的采购部门再次强调了对成本的极致要求。他们不仅要求启明芯给出更具吸引力的批量采购价格,甚至要求启明芯配合他们的结构工程师,进一步优化芯片的封装形式和外围电路设计,以压缩整机的每一个美分成本。
有限度的“开放”与合作开发:
摩托罗拉再次表达了希望能在芯片层面获得一定“开放性”的意愿,比如允许他们集成自己开发的某些特定算法模块(可能涉及其独有的语音处理或安全技术),或者与启明芯就下一代产品的某些关键特性进行联合开发。这种合作模式对启明芯来说,既是机会(深度绑定客户),也存在风险(核心技术泄露)。
面对这两份如同“魔鬼细节清单”般的反馈报告,启明芯的核心团队再次聚集到一起,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讨论。
“诺基亚的要求太全面了,简直是把我们当成合作了十年的老伙伴来要求!”陈家俊看着那长长的可靠性测试列表,苦笑着说道,“光是完成这些测试,就需要几个月的时间和大量的设备投入。”
“摩托罗拉则更直接,就是要我们快速满足他们的定制化需求,还要把成本压到最低。”张建华补充道,“特别是那个iDEN,我们之前根本没有技术储备,三个月内搞定驱动适配,难度非常大。”
“但反过来看,”林轩的目光扫过众人,语气沉着,“这恰恰说明,他们都在非常认真地考虑我们的方案!否则根本不会提出这么多具体的要求!这些要求虽然苛刻,但也为我们指明了下一步需要努力的方向。”
赵晴鸢也表示赞同:“没错。而且,这些要求虽然增加了我们的工作量和成本,但也促使我们必须尽快建立起世界一流的质量管理体系、软件开发流程和客户支持能力。这对公司的长远发展是好事。”
经过讨论,启明芯迅速制定了针对性的应对计划:
成立专项攻关小组:
针对诺基亚提出的协议一致性、可靠性测试、S40/S60平台适配等难题,成立由陈家俊、小张和质量/测试部门负责人牵头的专项小组,调集资源,全力攻关。
启动iDEN技术预研:
张建华的基带团队立刻抽调精干力量,开始研究iDEN的技术标准和协议细节,评估在“蜂鸟”平台上实现的可行性和工作量,并与摩托罗拉的技术团队建立直接沟通渠道。
成本优化与供应链协同:
黄耀龙和赵晴鸢团队,一方面继续与三星/台积电及封测厂谈判,争取更优的制造成本;另一方面,也开始与诺基亚/摩托罗拉的供应链团队进行对接,探讨联合采购、库存管理等协同降本的可能性。
开放与合作的边界界定:
对于摩托罗拉提出的“开放性”要求,林轩指示必须谨慎处理。可以考虑提供更详细的接口文档和技术支持,甚至在某些非核心领域进行有限度的联合开发,但涉及到启明芯核心IP(如CPU/GPU/基带算法)的部分,必须坚守底线,确保知识产权安全。
虽然前方的任务清单依旧冗长而艰巨,但启明芯团队的士气并未受到打击。初步的技术认可,已经像一缕阳光,穿透了厚厚的云层。他们知道,只要能够克服这些“魔鬼细节”的考验,最终赢得这两大巨头的信任和订单,启明芯就将真正踏上功能手机芯片市场的王者之路。
新一轮的冲刺开始了。这一次,目标更加明确,挑战也更加具体。启明芯的工程师们,再次投入到了无休止的加班、调试、优化和验证之中。他们如同最精密的工匠,正在细细打磨着手中的“蜂鸟”之剑,力求在最终亮剑的那一刻,能够光芒万丈,无可匹敌。
第165章 “魔鬼细节”与初步认可[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