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42章 “蜂鸟”计划 - 剑指功能机心脏[1/2页]

国芯崛起:从香江到硅谷 代码潮汐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启明芯开年战略会议的硝烟尚未完全散尽,一项承载着公司进军全新领域、开辟第三条核心业务线的重大项目——代号“蜂鸟”(Hummingbird)的功能手机SoC芯片研发计划,便如同离弦之箭般,以惊人的速度和决心,正式启动。
  项目启动会在深圳新落成的研发中心总部大楼一间专门配备了顶级安防和保密措施的会议室里秘密召开。之所以选择深圳,是因为林轩希望这个项目从一开始就更贴近中国这个未来全球最大的手机市场,并且能更方便地与珠三角地区的手机产业链进行互动。
  会议由林轩亲自主持。参会人员除了顾维钧、陈家俊、李志远、高志明等核心技术负责人外,更多的是一张张充满朝气但也略显紧张的新面孔——他们是从公司内部MP3/DVD项目组抽调的技术骨干,以及过去几个月在全球范围内(特别是在硅谷和欧洲的裁员潮中)“抄底”招募来的、在基带、射频、嵌入式系统等领域拥有资深经验的工程师。这支临时组建起来的、近五十人的“蜂鸟特战队”,将肩负起在未来一年内攻克功能手机核心芯片这座技术高峰的艰巨使命。
  “各位同事,欢迎加入‘蜂鸟计划!”林轩的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位工程师,声音沉稳而有力,“‘蜂鸟,顾名思义,我们追求的是极致的小巧、高效、敏捷。我们的目标,是打造一颗能够定义下一代功能手机‘心脏的超级芯片!”
  他身后的投影幕布上,清晰地展示出“蜂鸟一号”SoC的设计目标和核心技术规格,每一项都极具野心,也充满了挑战:
  核心架构与性能:
  高度集成
  (High
  Integration):
  这是“蜂鸟”计划的灵魂。目标是将通常需要多颗芯片才能实现的功能,尽可能地集成到一颗单芯片(SingleChip)上。主要包括:
  基带处理器
  (Baseband
  Processor):
  必须支持GSM/GPRS(2G/2.5G)双模,未来需具备向EDGE甚至3G平滑升级的潜力。核心算法(信道编解码、调制解调、协议栈等)需要高效可靠,且功耗极低。将优先整合“火种”团队已有的IP核和收购的技术。
  应用处理器
  (Application
  Processor):
  采用经过功耗优化的ARM7TDMI或性能更强的ARM946ES内核(需要评估授权成本和功耗),主频目标在100150MHz范围,需要能够流畅运行当时的手机操作系统(如塞班S40/S60的早期版本,或者一些嵌入式Linux、RTOS)和基本应用(短信、电话本、日历、简单游戏等)。
  多媒体协处理器
  (Multimedia
  Coprocessor):
  复用并优化“启明二号”成熟的MP3解码引擎,增加对AMR(语音编码)、MIDI(铃声)、可能还有JPEG(图片浏览)、MPEG4
  Simple
  Profile(早期视频播放)等格式的硬件加速支持。为未来手机的“娱乐化”趋势做好准备。
  外设接口
  (Peripherals):
  集成LCD控制器(支持当时主流的CSTN彩色屏幕)、摄像头接口(支持CIF/VGA级别)、键盘控制器、SIM卡接口、UART、SPI、I2C等常用外设。目标是最大限度地减少外部芯片数量。
  超低功耗
  (UltraLow
  Power):
  功能手机对电池续航的要求极为苛刻。必须采用最先进的低功耗设计技术,包括多电压域供电、精细化时钟门控、动态电压频率调整(DVFS)、以及专门针对基带待机模式的深度睡眠优化。目标是实现比当时主流方案(如TI
  OMAP早期平台或高通MSM芯片)显着更长的待机时间和通话时间。
  极致成本控制
  (Extreme
  Cost
  Optimization):
  这是打入功能机供应链的关键。除了通过高集成度降低外围BOM成本,芯片本身的制造成本也要严格控制。需要优化版图面积,选择最具性价比的工艺节点(初步考虑在“启明二号”验证成功的台积电0.35微米工艺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或者评估导入成本更低的0.25微米工艺的可能性)和封装形式(如低成本的QFP或BGA封装)。目标是芯片的最终批量价格能够帮助整机厂商将入门级功能机的成本控制在一个极具竞争力的水平。
  项目负责人与团队分工:
  为了确保这个极其重要的项目能够高效推进,林轩对项目管理架构进行了精心设计:
  项目总负责人:
  由经验丰富、擅长大

第142章 “蜂鸟”计划 - 剑指功能机心脏[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