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目前市场对互联网概念的追捧已经达到了非理性、甚至是疯狂的程度。这种完全脱离基本面的泡沫式增长,是不可持续的。我预感,最迟在未来一年内,这场泡沫很可能会以非常惨烈的方式破裂!”
他详细分析了泡沫破裂可能带来的各种连锁反应,以及对启明芯可能造成的直接和间接冲击。
“所以,”林轩的目光扫过在座的每一个人,“我要求,从现在开始,公司在财务和运营策略上,必须立刻转向‘极度审慎模式!我们要做好‘过冬的准备!”
他提出了几项具体的应对措施:
现金为王,严控支出:
“晴鸢,财务部门必须对所有非核心战略方向的投资项目进行重新评估,暂停或削减那些不必要的开支。我们要尽可能多地储备现金!现金流的安全,是未来一年我们能否活下去的生命线!”
聚焦核心,暂缓扩张:
“除了已经确定的移动通信和EDA核心研发投入外,其他新的、需要大规模烧钱的扩张计划(比如自建工厂、大规模的市场推广活动等)暂时放缓。我们要将有限的资源聚焦在能够最快产生回报或者构建最深技术壁垒的核心项目上。”
强化风控,排查隐患:
“运营和法务团队要立刻对我们现有的客户、供应商和合作伙伴进行全面的风险排查。对于那些过度依赖互联网业务、财务状况不佳、或者处于高风险行业的伙伴,要提前做好预案,比如缩短账期、要求提供担保、或者寻找备选方案,以降低潜在的坏账和供应链风险。”
稳定军心,保持定力:
“我们内部要统一思想,保持战略定力。即使未来外部环境剧变,我们也要相信我们核心业务的价值,专注于做好自己的事情。我会适时地向核心团队传递信心,确保大家不被市场的恐慌情绪所干扰。”
林轩的这番“危言耸听”般的预警,让在座的赵晴鸢和张晚晴都感到了巨大的震动。她们虽然也觉得市场有些过热,但从未像林轩这样,如此笃定地预测泡沫的破裂,并且已经开始为此制定具体的应对策略。
“林轩,你的判断……有具体的依据吗?”张晚晴忍不住问道,她管理的基金中也有不少涉及互联网领域的投资。
林轩知道无法完全解释自己“重生”的秘密,只能用更具逻辑性的方式来回答:“依据来自于我对历史周期律的观察,来自于对人性的理解,更来自于对技术发展规律的判断。互联网的价值毋庸置疑,但它需要时间来渗透和沉淀,需要找到可持续的商业模式。目前这种纯粹靠概念炒作、烧钱买流量的模式,是违背商业常识的。当潮水退去,裸泳者必然会暴露无遗。”
他的回答虽然没有提供“硬证据”,但其中蕴含的深刻洞察力和超越常人的冷静判断,却让赵晴鸢和张晚晴这两位顶尖的专业人士,选择了相信。她们知道,林轩过去无数次看似“不可思议”的预判,最终都被证明是正确的。这一次,她们也愿意再次相信他的“直觉”和“远见”。
“好,林轩。”赵晴鸢立刻表态,“我会马上调整公司的财务策略,严格执行你的要求,确保公司拥有足够的现金储备来应对可能到来的冬天。”
张晚晴也点点头:“我也会提醒我投资的其他公司注意风险。同时,嘉慧资本随时准备为启明芯提供必要的支持。”
一场针对即将到来的互联网泡沫破裂的“备战”,在启明芯的最高决策层,悄然展开。这家公司,在享受着当前辉煌的同时,已经将目光投向了风暴即将来临的地平线,开始未雨绸缪,积蓄力量。
而林轩知道,危机,从来都是危险与机遇并存。这场即将到来的、席卷全球的资本寒冬,对于已经提前做好准备的启明芯来说,或许不仅仅是需要熬过去的冬天,更可能是一个“趁火打劫”、实现弯道超车的……
黄金机会!他的脑海里,已经开始默默地搜寻着那些在前世记忆中,因为这场泡沫而陨落的、拥有宝贵技术或人才的“猎物”了。
第134章 未雨绸缪 - 互联网泡沫的阴影[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