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5分钟!效率提升了接近一倍!”
整个EDA研发中心瞬间沸腾了!
成功了!他们真的成功了!在PR这个被巨头垄断的核心领域,他们这支“草根”团队,凭借着林轩超前的思路指导和自身的艰苦奋斗,竟然真的在关键性能指标上,超越了业界标杆!
虽然目前还只是在一个标准测试电路上取得的突破,距离能够稳定处理数百万门级别的商业芯片设计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这无疑是“盘古”项目自启动以来,最重要、也最激动人心的一个里程碑!这证明了他们的技术路线是可行的,他们的努力没有白费!
李志远强压住内心的狂喜,立刻拿起电话,拨通了林轩的内线。
“林……林总!”他的声音因为激动而微微发颤,“我们……我们成功了!在IWLS93
vp1测试集上,我们的PR引擎核心指标……全面超越了Cadence
SE!”
电话那头,林轩沉默了几秒钟,似乎在消化这个消息。然后,传来了他沉稳而带着笑意的声音:“志远,我就知道你们一定能行!辛苦了!这个结果……太棒了!”
即使隔着电话线,李志远也能感受到林轩发自内心的喜悦和赞赏。这比任何奖金都更能让他感到满足。
“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林轩很快冷静下来,开始思考下一步,“标准测试电路和真实的芯片设计复杂程度还是有很大差异的。我们需要尽快将这个成果,应用到实际的项目中去检验。这样,一方面可以验证它的稳定性和鲁棒性,另一方面,也能让芯片设计团队切身感受到自研EDA工具带来的价值。”
“林总,您的意思是……”李志远心中一动。
“没错。”林轩的声音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意味,“‘启明二号项目不是刚刚启动吗?他们的目标很高,时间很紧。我希望,‘盘古的PR引擎,能够在‘启明二号的设计中,扮演一个‘秘密武器的角色!能不能做到?”
“这……”李志远犹豫了一下。目前的引擎还只是原型,稳定性和易用性都还有待提高,直接用到如此重要的商业项目上,风险很大。“林总,引擎的鲁棒性还需要大量测试,而且我们还没有完善的图形用户界面,对设计工程师来说可能不太友好……”
“我知道有风险,也有困难。”林轩打断了他,“但我们不能永远停留在实验室里。真正的武器,只有在实战中才能得到检验和磨砺!我会和陈家俊沟通,让他们挑选‘启明二号中一个合适的、非最关键但足够复杂的模块,作为‘盘古引擎的第一个‘实战演练场!你们EDA团队要全力配合,提供足够的技术支持,确保这次尝试能够顺利进行,并尽可能拿到有价值的数据!”
“我给你们一周时间,对引擎进行加固和优化,并准备好必要的技术文档和支持方案。”林轩的语气变得严肃起来,“一周后,我要看到‘盘古的PR引擎,开始真正在‘启明二号的设计流程中,发挥作用!这是命令!”
挂掉电话,李志远感到一股巨大的压力,但也同时涌起一股前所未有的兴奋和使命感。林轩的决策大胆而激进,但也正是这种敢于冒险、敢于将实验室成果快速推向实战的精神,才让启明芯这家公司充满了活力和无限可能。
“兄弟们!”李志远转身面对团队成员,眼中燃烧着熊熊的火焰,“林总下令了!一周之内,我们要让‘盘古引擎具备初步的实战能力!准备好迎接真正的考验吧!我们要让所有人看到,我们中国人自己研发的EDA工具,不仅能用,而且好用!甚至比国外的更好用!”
“好!”团队成员们齐声呐喊,士气如虹。
短暂的庆祝之后,EDA研发中心再次恢复了紧张而有序的工作节奏。只是这一次,他们的目标更加明确,动力更加澎湃。因为他们知道,自己手中正在打磨的,不仅仅是一行行代码,一个复杂的软件工具,更可能是改变中国乃至全球半导体设计格局的一柄“开天神斧”!
“盘古”初鸣,虽然声音尚显稚嫩,但其蕴含的力量和潜力,已经开始让整个启明芯,乃至未来的整个行业,都为之侧目。属于中国自研EDA的序幕,正在悄然拉开。
第77章 “盘古”初鸣 - P&R 引擎的突破[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