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64章 深圳速度与质量红线[2/2页]

国芯崛起:从香江到硅谷 代码潮汐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问题时互相推诿责任。黄耀龙不得不花费大量精力去协调、弹压,甚至动用了一些“江湖手段”(比如恩威并施,将订单量与配合度挂钩),才勉强维持住局面。他深刻体会到,与这些草莽起家、规则意识淡薄的民营工厂打交道,远比在香港和跨国公司谈判要复杂得多。
  在一个深夜,黄耀龙拖着疲惫的身躯,给林轩打了一个电话,汇报着当天的产量数字和遇到的种种困难,声音沙哑,充满了焦虑。
  “林生,今天产量又上了一个台阶,突破日产八百台了!但是……A厂那边有批外壳的阳极氧化出了点色差,B厂那边又因为工人操作失误报废了几十块主板……供应链那边,三星的Flash这个月可能要晚到三天……两家厂的老板还在为下个月的订单分配吵个不停……”他一口气说了一大堆问题。
  林轩在电话那头静静地听着,没有打断他。等黄耀龙说完,他才缓缓开口,声音带着一股安抚人心的力量:“老黄,辛苦了。我知道你那边压力很大。这些问题,都是高速发展中必然会遇到的。不要慌,我们一个一个来解决。”
  他针对黄耀龙提到的每一个问题,都给出了具体的、可操作的建议:
  “色差问题,如果只是轻微,不影响功能,和赵晴鸢沟通,看看能不能作为B级品,或者针对特定市场(比如对外观要求不高的东南亚)进行折价销售,尽量减少损失。”
  “报废的主板,让小李带人去现场分析原因,是工艺问题还是元器件问题?必须找到根源,避免重复发生。同时,加强对关键工序工人的培训和考核。”
  “三星Flash晚到,立刻启动备选方案!联系镁光(Micron)或者现代电子,看看能不能紧急调拨一部分产能!价格高一点也没关系,不能让生产线停下来!”
  “两家工厂的矛盾,你要软硬兼施。一方面,明确我们的订单分配原则——质量优先,效率优先,配合度优先;另一方面,也要给他们一些‘甜头,比如承诺后续的技术升级支持,或者在支付货款时适当加快速度。让他们明白,跟我们启明芯合作,是双赢,而不是零和博弈。”
  林轩的思路清晰,逻辑缜密,如同庖丁解牛般,将看似一团乱麻的问题逐一拆解,并给出了解决方案。黄耀龙听着,心中的焦虑渐渐平复,取而代之的是对林轩那份运筹帷幄能力的深深钦佩。
  “最后,老黄,”林轩的语气变得郑重,“记住,速度很重要,但质量是我们的生命线!尤其是在这个品牌建立的初期,绝不能因为赶产量而砸了口碑!我授权你,在必要的时候,可以牺牲一部分短期产量,来确保产品质量!这个责任,我来承担!”
  “我明白了,林生!”黄耀龙感到一股暖流涌上心头,所有的委屈和压力仿佛都烟消云散。他知道,有林轩这句话,他就有了坚守质量红线的底气。
  挂了电话,黄耀龙重新振作精神,投入到下一轮的“战斗”中。窗外,深圳的夜空下,无数工厂的灯火连成一片,如同奔腾不息的河流。这里充满了廉价的劳动力、野蛮生长的活力,也隐藏着无数的陷阱和挑战。而启明芯,正试图在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驾驭这股强大的“深圳速度”,为自己的全球扩张,锻造出最坚实的制造基石。
  这不仅仅是关于产能的提升,更是一场关于管理、关于质量、关于中国制造早期模式的探索与博弈。而黄耀龙,这位昔日在香港电子圈摸爬滚打的老江湖,也在这场前所未有的挑战中,经历着蜕变与成长。

第64章 深圳速度与质量红线[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