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63章 全球热议 - “Pioneer”现象[1/2页]

国芯崛起:从香江到硅谷 代码潮汐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启明Pioneer”的线上引爆,如同一场突如其来的数字海啸,迅速席卷了全球的科技媒体和消费者群体。其影响力扩散的速度和广度,远远超出了林轩最初的预期,甚至让赵晴鸢这位见惯了资本市场风云的精英,也感到了一丝震惊。
  发布后的第二天,几乎所有关注科技动态的人,都在谈论着这款来自香港的神秘MP3播放器。
  主流媒体的聚焦,比预想的来得更快、更猛烈。
  《华尔街日报》科技版罕见地用头条报道了这一事件,标题是:“‘Music's
  Future
  in
  Your
  Pocket?
  Hong
  Kong
  Startup
  Ignites
  Global
  Frenzy
  with
  Revolutionary
  MP3
  Player.”(“口袋里的音乐未来?”
  香港初创公司以革命性MP3播放器点燃全球狂热。)报道中详细引用了尼葛洛庞帝和几位早期体验者的评价,并对启明芯这家“突然冒出来”的公司充满了好奇。
  英国BBC的科技节目制作人更是连夜制作了一期特别报道,将“启明Pioneer”与索尼Walkman、苹果即将推出的(但尚未成型的)便携设备进行了对比,称其“在设计理念和用户体验上至少领先了五年”,并将其视为“亚洲科技力量崛起的一个重要信号”。
  日本的《日经新闻》和几家主流科技杂志也纷纷跟进,用“黑船再临”、“便携音频的终结者”等极具冲击力的标题,详细介绍了Pioneer的功能和引发的抢购潮,字里行间充满了对本土巨头(索尼、松下等)反应迟缓的忧虑。
  一时间,“QiMingXin”和“Pioneer”成为了全球科技圈最炙手可热的名词。林轩,这位年仅二十出头的创始人,也被媒体冠以“香江科技神童”、“数字音乐颠覆者”等各种称号(虽然关于他的具体信息还非常有限,黄耀龙按照林轩的指示,暂时保持了低调,只透露了公司名称和产品信息)。
  伴随着媒体的热炒,是全球范围内持续发酵的“Pioneer现象”。
  “一机难求”成为了常态。亚马逊、Fnac等所有官方授权的线上销售渠道,几乎都处于“永久性缺货”状态。等待名单排到了几个月之后。一些手快的黄牛党开始在早期eBay等拍卖网站上高价出售抢到的Pioneer,价格甚至被炒到了原价的两倍以上,依然有人趋之若鹜。
  拥有Pioneer,迅速成为一种身份的象征。在硅谷的咖啡馆里,如果你拿出一个银灰色的Pioneer,轻轻转动那个“灵动滚轮”,立刻会吸引周围所有工程师羡慕的目光。在伦敦的地铁上,在东京的涩谷街头,偶尔出现的Pioneer用户,都会被视为走在时代最前沿的弄潮儿。甚至一些好莱坞明星和知名音乐人,也通过各种渠道设法搞到了一台Pioneer,并在公开场合“不经意”地展示,进一步助长了这股潮流。
  互联网上,关于Pioneer的讨论更是铺天盖地。专门的Pioneer粉丝论坛、邮件列表、IRC频道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用户们分享着使用技巧、自制的播放列表、讨论着固件的优缺点、交流着从哪里能买到更大容量的CF卡……甚至还出现了最早的“越狱”尝试,试

第63章 全球热议 - “Pioneer”现象[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