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59章 量产的引擎 - 全球供应链的脉动[1/2页]

国芯崛起:从香江到硅谷 代码潮汐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启明芯的新会议室里,气氛庄重而炽热。巨大的白板上,已经不再是零散的技术构思,而是画满了复杂的全球供应链地图、产能爬坡曲线、以及密密麻麻的项目里程碑节点。林轩、赵晴鸢、黄耀龙,以及硬件负责人小李、软件负责人小张,这五位核心决策者围坐在一起,即将敲定公司历史上第一个、也是最关键的大规模量产计划。
  “‘启明一号芯片的测试结果堪称完美,Pioneer原型机的外部反馈也验证了我们产品理念的领先性。”林轩首先定下了基调,他的目光扫过众人,带着不容置疑的自信,“市场窗口正在快速打开,互联网上的讨论热度持续升高,我们必须以最快速度将产品铺向全球!迟则生变!”
  他伸出一根手指:“我的目标是,在未来三个月内,完成首批十万台‘启明Pioneer播放器的生产和出货!并在六个月内,将月产能稳定提升到五万台以上,为即将到来的圣诞销售旺季做好充足准备!”
  “十万台?!”饶是已经对林轩的“大手笔”有所适应,黄耀龙还是忍不住惊呼出声,脸上的血色瞬间褪去了几分,“林生!这……这太冒险了!我们现在连稳定的、能满足这个量级的供应商体系都还没完全建立起来啊!”
  他快速翻开自己面前厚厚的一叠文件,里面全是他这段时间与全球各地供应商初步接触的记录和评估报告:“您看,芯片代工,台联电那边虽然答应给我们优先排产,但我跟他们的生产主管私下沟通了,他们Fab
  8A那条线,考虑到良率爬坡和必要的维护时间,未来三个月最多能给我们提供大概价值六七万颗裸片的晶圆产能,这已经是极限了!就算我们的芯片良率真能稳定在80%以上,也才五万多颗Good
  Die!剩下的四万多颗芯片从哪来?”
  “还有关键元器件!”黄耀龙越说越急,“Flash存储芯片!现在全球就那么几家供应商,东芝、三星、Intel……我们这点量,在人家眼里根本不算什么!东芝那边给的报价高不说,交期至少四个月起步!三星那边态度好点,但他们的NAND
  Flash技术还不成熟,良率不稳定,我们敢用吗?还有您指定的日本爱普生那款LCD屏,人家明确回复了,目前只在实验室阶段,根本无法量产!音频DAC,那家小公司倒是愿意合作,但他们的产能……一个月能给我们供一万片就顶天了!十万台……林生,这根本是……是空中楼阁啊!”
  小李和小张也面露难色,他们虽然不懂供应链,但也知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道理。没有足量的、合格的元器件,再好的设计也是白搭。
  会议室里的气氛瞬间变得有些凝重。
  林轩却笑了,笑得胸有成竹。“老黄,你的担忧很对,按常规思路,这确实不可能。但是,”他敲了敲桌子,“我们是常规公司吗?我们要的就是化不可能为可能!”
  他站起身,走到白板前,拿起笔,开始了他的“上帝视角”布局:
  “第一,芯片产能!
  台联电是我们的基础,必须稳住。但鸡蛋不能放一个篮子里。立刻启动第二供应商计划!目标——韩国三星电子,半导体代工部!”
  “三星?”黄耀龙一愣,“他们不是主要做内存吗?也做代工?而且他们的工艺……”
  “他们刚开始发力代工业务,技术上可能比台联电稍逊半筹,但他们的优势是庞大的产能潜力、极强的扩张意愿、以及迫切想要证明自己能与台湾对手竞争的心态!”林轩斩钉截铁道,“我已经让小王他们基于‘启明一号的设计,做了一个针对三星0.5微米工艺的快速移植版本,改动很小。晴鸢,”他看向赵晴鸢,“你立刻派一个最精干的商务和法务团队飞去韩国,直接接触三星半导体的高层!告诉他们,我们启明芯愿意成为他们逻辑芯片代工的第一个大客户,第一笔订单就是五万片晶圆!价格可以比台联电略高,但我们要求最优先的产能保障、最快的量产速度、以及在良率爬坡阶段的技术支持!同时,暗示我们后续还有更先进的芯片(启明二号、移动芯片)会优先考虑与他们合作!用未来的大饼,撬动他们现在的全力支持!让他们和台联电之间形成竞争,我们就能从中渔利!”
  “第二,关键元器件!”林轩继续,“Flash不能只盯着东芝!三星和韩国现代电子(Hynix的前身之一),他们内部正在疯狂投资NAND
  Flash产线,因为他们(或者说是我知道他们)预见到了即将到来的数码相机和U盘的市场爆发!他们现在最缺的就是稳定的大客户订单来分摊巨额的设备折旧!晴鸢,同样派出得力人手,直接和他们的存储事业部最高层谈!用我们MP3播放器百万级的年出货

第59章 量产的引擎 - 全球供应链的脉动[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