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52章 定义“随身听”的未来 - 革命性产品设计[1/2页]

国芯崛起:从香江到硅谷 代码潮汐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芯片测试成功的狂喜之后,林轩没有给大家太多放松的时间。第二天一早,他就召集了负责MP3播放器整机设计的小组核心成员——硬件负责人小李、软件负责人小张,以及一名刚刚从某家设计公司挖来的、颇具灵气的年轻工业设计师阿Ken,来到了新实验室那间视野最好的小型会议室。
  “各位,”林轩开门见山,“‘启明一号的表现超出了我们的预期,这给了我们一个绝佳的机会,去打造一款真正具有革命性的便携式数字音乐播放器!我希望大家忘掉现在市面上所有的Walkman、Discman、MD,甚至那些刚刚冒头的、丑陋不堪的早期MP3原型机。我们要做的,不是改良,是重新定义!”
  他走到白板前,拿起笔,没有画复杂的电路图或流程图,而是开始勾勒一个极其简洁、流畅的轮廓。“我心目中的第一代‘启明播放器,应该是这样的……”
  他边画边说,将他脑海中融合了未来iPod、Zune甚至早期智能手机设计精髓的理念,一点点地展现在众人面前:
  极简主义外观:
  “我们要用整块的航空级铝合金通过CNC(数控机床)精密加工成型,或者采用类似IBM
  ThinkPad那种高强度、亲肤质感的工程塑料。表面处理要细腻,边缘过渡要圆润。颜色?初期就用最经典的银色或深灰色。正面除了屏幕,最多只能有两到三个必要按键,甚至一个都没有!”
  革命性交互
  ‘灵动滚轮:
  “大部分操作,要依靠这个,”林轩在草图上画了一个标志性的圆形凹槽,中间是一个确认键,“我称之为**‘灵动滚轮。它可以物理转动,带着细腻的阻尼感和段落感,用于快速滚动菜单和歌曲列表;同时它也能感应手指的触摸滑动,实现更精细的调节;中间的按键负责确认和播放/暂停。单手拇指,就能完成所有核心操作!我们要让用户在口袋里盲操作都能找到想听的歌!”(这几乎就是iPod
  Click
  Wheel的翻版,但在当前提出来,绝对是石破天惊)
  直观易用的UI:
  “屏幕不需要彩色,但必须是高分辨率、高对比度的单色LCD,带EL背光,在任何光线下都能清晰显示。UI设计要遵循‘三步原则——任何常用功能,用户点击不超过三次就能找到!菜单层级要扁平,逻辑要清晰。字体要优雅易读。要有流畅的过渡动画,比如列表滚动时的惯性效果、菜单切换时的淡入淡出,让整个操作体验如丝般顺滑!”
  强大的内在:
  “支持当时主流的MP3码率,解码音质达到HiFi级别(得益于启明一号)。支持大容量CF卡(CompactFlash,当时刚出现不久),未来要兼容SD卡。支持播放列表管理、多种EQ音效、甚至歌词同步显示(如果资源允许的话)。开机速度必须在五秒以内!文件传输必须为未来的USB标准做好硬件和软件的双重准备!”
  林轩一边说,一边在白板上快速绘制着草图、流程图、交互示意图。他的语速不快,但每一句话都充满了对未来用户体验的精准把握和对技术实现的绝对自信。
  会议室里鸦雀无声。
  小李、小张和阿Ken三个人,如同在听天书一般,脸上写满了震惊和难以置信。
  “林…林生……”负责硬件的

第52章 定义“随身听”的未来 - 革命性产品设计[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