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45章 帝国基石,新实验室的脉动[2/2页]

国芯崛起:从香江到硅谷 代码潮汐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这里有潜在的电子迁移风险。虽然我们选的工艺节点标称能承受,但那是理想情况。我们设计的芯片是要大规模量产、在各种环境下稳定运行的,必须留足余量。”
  他一边说,一边调出版图编辑工具,亲自上手,快速地将几条关键的电源线加宽,增加了几对冗余的通孔,并巧妙地调整了周围信号线的间距,牺牲了微不足道的面积,却极大地提升了这一区域的长期可靠性。
  “还有这里,模拟地和数字地的分割与连接,”他又转向负责模拟电路的小李,“教科书上说要单点接地,但在高速数模混合芯片里,这远远不够。要考虑不同频率下的地平面阻抗,还有敏感信号路径的屏蔽……你看,我们这样设计一个‘井字形的保护环,再配合低电感的地回路……”
  他不仅仅是指出问题、给出答案,更重要的是,他会深入浅出地解释为什么要这样做,背后涉及的电磁场理论、半导体物理知识、以及在未来实践中被验证有效的工程经验。这些知识,远超这些年轻工程师当前所能接触到的范畴,如同打开了一扇通往更高维度技术世界的大门。
  每一次林轩的“随口指点”,都让工程师们受益匪浅,看向他的眼神也愈发崇拜。他们不再仅仅将他视为老板或技术领导,更像是在仰望一位无所不知的导师和先知。
  日子就在这种极度专注和高速运转中飞快流逝。实验室的灯光常常彻夜不熄,桌上堆满了外卖餐盒和咖啡杯。仪器设备陆续运抵,被小心翼翼地拆箱、安装、调试。原本空旷的场地逐渐被各种先进的机器填满,服务器的嗡鸣声、仪器的蜂鸣声、键盘的敲击声交织在一起,谱写着一曲充满希望和活力的创业序曲。
  这天深夜,当最后一行验证代码跑通,屏幕上显示出“DRC/LVS/ERC
  Clean”的绿色字样时,整个实验室爆发出短暂而热烈的欢呼。这意味着,“启明一号”的设计文件,终于达到了可以正式送去制造的完美状态!
  林轩长舒了一口气,脸上也露出了难得的轻松笑容。他站起身,走到巨大的落地窗前——这是新实验室为数不多的“奢侈”设计,可以俯瞰观塘避风塘和远处维多利亚港的部分夜景。
  海风带着微咸的气息吹拂进来,夜色下的香江依旧灯火璀璨,如同一盘被打翻的珠宝,散落在墨色的绒布上。远处中环的摩天大楼直插云霄,象征着这座城市的繁华与野心。
  林轩的目光穿透夜色,仿佛看到了更遥远的未来。资金已经到位,一支充满潜力的团队正在快速成长,一个世界一流的实验室正在拔地而起,而凝聚了他无数心血和未来希望的第一块“敲门砖”——“启明一号”,也即将在遥远的宝岛,开始它从图纸变为现实的涅盘之旅。
  重生以来所有的迷茫、不安、以及对前世“意难平”的执念,在这一刻似乎都找到了一个坚实的落脚点。他不再是一个漂泊的灵魂,而是这股即将席卷全球的数字化浪潮中,站在潮头、手握罗盘的掌舵人。
  他轻轻握紧拳头,感受着体内奔腾的热血和心中那股掌控未来的强大力量。
  “兵马已动,粮草已足,基础已固!”
  “从这间陋室,从这块即将诞生的硅片开始,一个全新的‘芯脏,将为这个世界注入前所未有的澎湃动力!”
  “香江,只是我的起点!”
  “世界,才是我的舞台!”
  他转过身,眼中闪烁着比窗外霓虹更加明亮的光芒,对身后同样兴奋难眠的团队成员们说道:
  “准备最终文件打包!联系台联电!告诉他们——”
  “启明芯,来了!”

第45章 帝国基石,新实验室的脉动[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