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1章 雪中送炭还是风险评估?[2/2页]

国芯崛起:从香江到硅谷 代码潮汐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大额支出的具体用途,强调这些投入都是为了构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而非盲目扩张。
  接着,林轩接过话头,重点阐述了芯启科技“逆势布局”的战略逻辑:“经理先生,我理解银行的审慎原则。但在我看来,危机,恰恰是甩开对手、建立长期竞争优势的最佳时机。”
  他没有过多地谈论情怀和愿景,而是用更冷静、更商业化的语言,分析了金融危机为芯启科技带来的几大机遇:低成本获取顶尖人才、整合优化供应链、竞争对手收缩留出的市场空间等。
  “我们现在投入巨资招揽的每一位工程师,都是我们未来的‘护城河;我们现在加速推进的‘麻雀
  Rev
  B和EDA工具,是我们未来抢占市场的‘杀手锏!”林轩的语气斩钉截铁,“这些投入,短期看是增加了支出,但长期看,是为公司未来的爆发式增长奠定基础。银行评估风险,不能只看眼前,更要看趋势,看未来!”
  他还特意提到了芯启科技在欧美市场的开拓进展(虽然还只是初步接触,但也要描绘出希望),以及EDA工具研发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为下一章做铺垫),试图证明公司的业务并非完全停滞,而是在积极寻找新的增长点。
  银行方面的人员认真地听着,不时低头记录或小声交流,脸上的表情依旧看不出太多变化。那位高级经理在林轩发言结束后,又提出了一些更尖锐的问题,比如如何量化这些“未来优势”对当前现金流的贡献?如何应对核心技术人员可能再次流失的风险?如果欧美市场开拓不顺,公司是否有B计划?
  就在林轩和黄耀龙感觉有些难以招架时,一直沉默的赵雅凝适时地开口了。
  她首先从法律角度,强调了芯启科技在人才招聘过程中,严格遵守了相关法律法规,并为核心员工设计了完善的、具有长期约束力的期权激励计划,有效降低了人才流失的法律风险。
  接着,她又巧妙地从金融和风险管理的角度,补充了林轩的观点:“经理先生,任何创新型科技企业的早期投资,都必然伴随着较高的风险,但也蕴含着巨大的潜在回报。评估这类企业的风险,除了关注传统的财务指标,更应该关注其技术壁垒的高度、核心团队的稳定性和战略执行的有效性。”
  她不卑不亢地指出,芯启科技虽然面临短期困难,但其在芯片设计和EDA这一高门槛领域的布局,本身就具有稀缺性和战略价值。公司管理层在危机面前展现出的冷静应对和清晰的战略规划,也显示出其优秀的风险管理能力。
  “当然,”她话锋一转,也给银
  行方面递了个台阶,“我们理解银行的审慎原则。芯启科技也愿意接受银行更严格的贷后管理和信息披露要求,定期向银行汇报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进展,以增加透明度,降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风险。”
  赵雅凝的发言,专业、得体,既有力地支持了芯启科技的立场,又充分照顾了银行方面的关切和流程要求,展现出极高的职业素养和沟通技巧。
  林轩和黄耀龙都暗暗松了口气,心中对赵雅凝的佩服又增添了几分。
  最终,经过近两个小时的评估和沟通,银行方面虽然没有完全打消疑虑,但也没有做出立刻抽贷或冻结额度的决定。他们同意维持现有的信用额度,但附加了更严格的条件:要求芯启科技按月提交详细的财务报表和经营报告,并保留随时重新评估风险的权利。
  算是一个可以接受的结果。
  会议结束后,林轩和黄耀龙向赵雅凝表示感谢。
  “赵律师,今天多亏有你。”黄耀龙由衷地说道。
  赵雅凝微微一笑:“职责所在。不过,林先生,银行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芯启科技目前的策略确实是在走钢丝,每一步都需要非常谨慎。现金流的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她的语气又恢复了那种冷静的专业提示。
  林轩点点头,郑重地道:“我明白。多谢提醒。”他看着眼前这位在关键时刻总能给予有力支持的女性,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他们之间的关系,似乎早已超越了简单的客户与律师,更像是在同一条战壕里并肩作战的伙伴。
  离开银行时,林轩感到肩上的压力又重了几分。银行的评估像是一个警钟,提醒他“逆势布局”这场豪赌,必须步步为营。但他心中的信念,却也更加坚定——他必须成功,也一定能成功!因为他看到的,是别人看不到的未来。

第21章 雪中送炭还是风险评估?[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