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来降低系统负载。他没有丝毫保留,将核心的技术思想和盘托出。
陈家俊听得入了迷,不时提出关键问题,两人就着技术细节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从算法优化到硬件选型,从功耗控制到成本考量……陈家俊发现,眼前这个师弟对技术的理解深度和广度,远超他的想象,甚至比他厂里的总工还要厉害!
当林轩最后描绘出MP3播放器取代Walkman的巨大市场前景,并正式邀请他加入芯启科技,成为技术合伙人时,陈家俊几乎没有犹豫,用力地点了点头:“我干!”
搞定了陈家俊,林轩信心大增,开始着手接触黄耀龙。
接触黄耀龙的过程相对周折一些。林轩通过一些半公开的商业信息找到了黄耀龙工厂的地址,尝试了几次,才在一个行业展销会的小角落里“偶遇”了他。
面对林轩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年轻人,黄耀龙起初并没太在意。但当林轩拿出那个虽然粗糙但能实际播放MP3音乐的原型机,并清晰地阐述了MP3技术将如何颠覆传统音乐市场、芯启科技的低成本方案将如何抢占先机时,黄耀龙那双精明的眼睛里闪过一丝兴趣。
“你的意思是,以后听歌不用买磁带、不用买CD,直接用这小玩意儿就行?”黄耀龙拿起那个简陋的原型机,掂量着。
“是的,黄老板。音乐数字化是必然趋势。谁先抓住这个机会,谁就能挖到第一桶金。”林轩不卑不亢地回答,同时递上了一份他精心准备的简易商业计划书,里面包含了市场分析、成本估算、盈利预测和风险提示。
黄耀龙仔细翻看着计划书,又问了许多尖锐的问题,从专利风险到供应链保障,从市场推广到竞争对手……林轩结合自己的未来视野和对当前市场的分析,一一作答,逻辑清晰,数据详实(虽然部分是基于未来的推演)。
最终,黄耀龙没有立刻答应加入,但他同意对芯启科技进行一次“小规模的天使投资”,并提出条件:他需要看到更完善的产品原型和更详细的市场验证计划。作为回报,他可以利用自己的工厂资源和供应链关系,为芯启科技提供样品打样和小批量试产的支持。
虽然没有一步到位,但这已经是巨大的成功!
黄耀龙的投资意向和陈家俊的技术加盟,标志着芯启科技终于凑齐了最初的核心班底。
林轩站在办公室里,看着身旁干劲十足的陈家俊,以及刚刚签署的与黄耀龙的初步合作/投资意向书,心中豪情万丈。
万事开头难,最难的一步,他们已经迈了出去。
真正的“芯海争流”,从这一刻,正式启航
第8章 三顾茅庐?不,用技术说话[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