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2014年8月22日,杭城的蝉鸣裹挟着热浪,而衢州山区的星宁葡萄酒品牌子公司庄园却一片清凉。晨雾缭绕的山谷间,新立起的巨型LED屏循环播放着招聘广告:“副总2名,月入15万+年终奖,满一年赠300平大平层!普通员工60名,月入3万+包食宿,豪华宿舍限时抢!”
  滚动的字幕穿透薄雾,宛如磁石般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求职者。
  同一时刻,京城五环内伍号别墅的书房里,我滑动着平板电脑,屏幕上实时跳动着星宁葡萄酒品牌公司旗下各子公司的招聘数据。衢州山区的岗位信息刚发布半小时,简历投递量已突破2000份。“沈总,衢州项目的关注度远超预期,”助理小林抱着文件匆匆走进来,“光是副总岗位,就有三位上市公司高管报名,还有五位农学博士发来研究计划书。”
  我放大屏幕上的衢州庄园全景图——依山傍水的葡萄园层层叠叠,现代化酒窖与徽派建筑风格的办公楼相映成趣。“告诉HR部门,副总候选人除了专业能力,还要重点考察文化融合能力。”我指了指规划图上的“文化体验区”,“这里不仅是酒厂,更是展示东方酿酒智慧与现代科技结合的窗口。”
  衢州山区的招聘现场,人潮涌动堪比春运。来自江浙沪的年轻人拖着行李箱,操着吴侬软语讨论着待遇;也有背着锄头的当地老农,被“员工宿舍带菜地”的福利吸引而来。“俺们祖祖辈辈在这儿种橘子,没想到还能种葡萄!”一位皮肤黝黑的大叔笑着展示自己的果园管理经验证书。
  副总面试区气氛尤为紧张。上海某葡萄酒集团的前市场总监陈昊,带着团队连夜制作的“长三角高端葡萄酒市场攻略”走进面试间;而农学博士周薇则捧着关于“南方山地葡萄品种改良”的研究报告,现场用投影仪展示她培育的抗病新品种。当被问及如何平衡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时,陈昊指向窗外的徽

续写故事第428[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