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16日,宁夏固原的黄土高原上,58岁的马建国蹲在自家新修的水窖旁,粗糙的手掌反复摩挲着水龙头。自从量子输水管道通到村口,这个守了一辈子旱塬的老汉第一次用上了清澈的自来水。“以前水比油金贵,现在……”他对着手机镜头憨笑,身后儿媳正麻利地清洗刚采摘的枸杞,“娃娃们说,这水能让咱家的枸杞卖到国外去!”
星动短视频上,西北农产品电商潮的话题热度持续攀升。在星宁集团的技术支持下,短视频平台推出“乡村振兴商铺”功能——农户只需上传身份证和营业执照电子版,AI客服便会全程指导开店流程。从选品包装到直播话术,系统自动生成标准化模板,甚至连农产品溯源的量子芯片都免费配送。
甘肃张掖的稻田边,返乡创业的大学生李晓雯架起三脚架,身后金黄的稻浪随风起伏。“家人们看过来!这是我们用淡化海水灌溉的富硒大米,颗颗晶莹剔透!”她熟练地操作着星宁智能云台,镜头切换间,机械臂自动打包的画面跃入屏幕。直播间右下角,实时跳动的订单数突破了5000单,评论区满是“支持西北”“看着就香”的留言。
这场数字革命迅速席卷西北大地。青海的牦牛肉干、新疆的库尔勒香梨、陕西的脆甜苹果……各色农产品通过量子冷链,48小时内就能摆上全国消费者的餐桌。更令人惊喜的是,星宁研发的“方言AI主播”大受欢迎——会说陕北话的虚拟主播“黄土地妞妞”,用地道的乡音介绍小米粥的熬制方法,单条视频播放量破亿。
但节约用水的传统并未因水源充足而消逝。在陕西榆林,82岁的张奶奶坚持用洗菜水浇花,她的孙儿将这一幕拍成短视频:“奶奶总说,好日子不能忘本。”这条充满温情的内容意外走红,点赞量超百万,评论区纷纷留言:“这才是刻在骨子里的节俭”“科技进步,美
第326章 数字浪潮中的水润新生[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