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11日,首尔江南区的娱乐公司总部大楼内,SM、YG等巨头的高层紧急召开闭门会议。会议室内,投影仪投射出星光娱乐的量子录音棚、AI造星系统等尖端科技画面,与自家陈旧的练习生训练体系形成刺眼对比。“他们的艺人培养周期是我们的五分之一,成本却只有三分之一!”某高管猛地拍桌,震得咖啡杯里的液体溅出,“更可怕的是,这还只是东方大国那个女富豪的副业!”
与此同时,釜山的半导体产业园区内,三星电子的工程师们盯着显微镜下的八纳米芯片样品,眉头紧锁。隔壁会议室里,高层正在分析星宁集团的最新动向——就在三天前,星宁科技正式宣布突破四纳米芯片制程,并自主研发出第五代沉浸式光刻机。“这不可能!”技术总监攥着报告的手指关节发白,“全球能量产四纳米芯片的企业不超过三家,他们怎么可能……”
而在东方大国的星宁科技总部,沈知意站在无尘车间的观测窗前,看着机械臂将四纳米芯片精准封装。车间内,量子级别的光刻机正在运转,极紫外光源以皮秒级的速度蚀刻电路,误差控制在原子级别。“沈总,首批芯片已通过性能测试,运算速度比八纳米芯片提升300%。”技术主管的声音从通讯器传来,“三星、台积电已发来合作邀约。”
沈知意冷笑一声,调出全球半导体产业数据。全息投影中,星宁科技的市场份额曲线如同陡峭的山峰,而韩国半导体企业的份额正在肉眼可见地萎缩。“回复他们,”她轻点屏幕,“星宁的芯片只对战略合作伙伴开放,前提是放弃八纳米以下芯片的研发。”这无异于要求韩国半导体巨头自断臂膀。
消息传回韩国,舆论彻底沸腾。财经媒体纷纷用“科技霸权”“降维打击”等词汇形容星宁的崛起;娱乐论坛上,网友们翻出星光娱乐的招聘广告,酸讽道:“人家造芯片跟玩
第264章 降维打击:科技霸权下的行业震颤[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