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1月11日,京城的初雪尚未消融,星火科技园区的星达信息电子公司一号厂房外,巨型LED屏实时跳动着生产数据:“第378,652台星火战神主机下线,良品率99.98%”。沈知意站在监控室,看着机械臂将定制化水冷散热器精准嵌入机箱,纳米涂层设备在外壳表面印出流光溢彩的纹路——这台即将发往欧洲的主机,搭载着星火自研的7纳米芯片与国产操作系统。
“沈总,宝岛某品牌发来抗议函。”助理将文件放在桌上,“他们声称我们的产品参数‘不可能实现。”沈知意轻笑一声,调出对比测试视频:画面中,星达主机在运行3A游戏时温度稳定在45℃,而宝岛品牌同价位机型仅半小时就因过热降频。“告诉他们,”她指着屏幕上跳动的帧率曲线,“真正的差距,不是参数,而是整个智造体系的碾压。”
两个月前,当朱雀手机在全球市场掀起热潮时,沈知意就已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消费电子领域。星达信息电子公司的转型之路迅速展开:收购濒临破产的老牌电脑厂商,整合星火研究院的AI设计系统,联合中科院研发新型散热材料。“我们不做跟随者。”在全员动员会上,她的声音响彻整个厂房,“要做就做重新定义行业标准的人。”
杭城分园区的无尘车间内,全球首条全自动化电脑主机生产线正在运转。AGV小车载着原材料穿梭如织,AI视觉检测系统每秒扫描300个部件,一旦发现0.001毫米级的瑕疵,机械臂便会立即进行修正。更令人震撼的是,生产线旁的“柔性制造单元”可根据客户订单实时切换配置,从家用办公主机到专业级工作站,只需15分钟就能完成产线调整。
“沈总,宏碁、华硕的高管提出要参观生产线。”苏睛拿着行程表走进办公室,“他们似乎想寻求代工合作。”沈知意合上笔记本电脑,屏幕上是星达主机的全球销售数据:北美市场份额突破12%,欧洲电竞玩家论坛上,“星火战神”的讨论热度持续登顶。“让他们来,但有个条件——”她目光锐利,“必须采用星火的全套供应链管理系统。”
当宝岛厂商的考察团踏入星达园区时,眼前的场景彻底颠覆了他们的认知。在传统工厂还依赖人工质检时,星达的车间已实现“黑灯生产”;当他们为库存周转率发愁时,星火的区块链供应链系统正让零部件在全球237个仓库间实现“零延迟流转”。“这真的是中国企业?”某高管难以置信地抚摸着精密加工的机箱外壳,“这工艺,至少领先我们五年
第133章 智造风暴:从代工到品牌的降维打击[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