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吃过晚饭,老李家除了小孩子们,全都齐聚在正房李老头的东屋。
  李向东偷做为会议的发起人,他向在场的众人普及了一下青春期孩子的教育问题。
  他特意叮嘱李大哥两口子,在这段时间里一定要注意观察李晓江。
  李晓江刚刚渡过懵懂时期,思想正在向成熟蜕变。
  在这个重塑三观的重要时刻,凡是对的都要夸奖,让他得到来自长辈们的认可,这样能促进他的正生长。
  但凡是错的也要指正出来,来自父母的平等交流和沟通,也会让他感觉到自己受到了尊重,从而促使他去正确的思考问题。
  以往的棍棒暴力教育,非必要不可取,以免再把李晓江给打到思想误区。
  这年头虽然还没有非主流,但是有街溜子和小流氓!
  “东子,你刚才说的那叫个什么期?”
  听到李大嫂的问话,李向东笑着回道:“青春期。”
  “年年有新词,今天又来个青春期。”
  李大哥感慨的同时叹了口气,他揉了揉脑门后转头看向李向东,开口问道:“东子,不至于这么小心吧?咱们哥仨谁还不是从小孩子过来的,这也没见谁怎么着啊?”
  “大哥,不一样的。”
  李向东摇了摇头,他发现李大哥的这个问题问出口后,屋里的众人全都向他看了过来,他便耐心的解释了起来。
  “大哥,咱们小的时候整天想的都是怎么吃饱,现在呢?咱们不说别人家怎么样,咱们家缺吃的吗?不缺!李晓江他们吃饱了,自然就有精力去想其他杂七杂八的事情。”
  为什么后世的影视剧,在演绎六七十年代的故事里,家庭困难的孩子主打一个听话懂事,稚嫩的肩膀扛起一个家庭。
  而演绎八九十年代的故事时,却又会变成各种狗血的青春期成长故事?
  除了改革开放带来的思想冲击,社会道德观念下降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吃的太饱了...
  任何年代的贫困家庭,吃不饱饭的孩子都少有青春期叛逆的,因为这些孩子连童年都没有。
  李向东的解释让众人有所明悟,又有些不理解。
  这也正常,每一代人的成长经历不同,处事观念和判断事物的想法当然也不一样。
  李向东不强求他们立马有所转变,只是希望他们平时多注意。
  短暂的家庭会议结束。
  李老头和李父四位长辈主要是旁听,家里的孩子教育问题,主要责任在李向东和他的两个哥哥身上,他们就求一个儿孙自有儿孙福。
  做为李晓江这个会议上重点讨论的父母,李大哥两口子愁坏了,他们感觉有些棘手。
  李二哥和李二嫂的面色相对来说比较轻松,李晓波今年才五岁多,还能放开手打好几年呢,他们两口子不着急。
  “二哥,二嫂。”
  从东屋出来的李向东,喊住了快要走出正房的李二哥两口子。
  “怎么了东子?”
  李二哥两口子停下脚步,回头看向了他。
  “晓梅今年十岁了,她还是个女孩子,女孩子心思更加敏感,你们俩以后也要格外的注意。”
  李向东的话一出口,李二哥两口子的脸色瞬间变了变。
  不止是他们俩,还没从

第271章 亲儿子[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