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小菊应声,对后边跟着珍珠招手,珍珠忙不迭的将手里的托盘呈了上来,是一些小儿用的玩器。
  吴四娘见了,脸上的笑意更真心了几分。做了母亲后,孩子就成了第一位,谁将自己的孩子放在第一位,那做母亲的自然就更亲近谁。
  吴四娘上前,拉着吴七娘坐下,细细的打量了片刻道:“脸色这般的不好,怎么不多休息两日?”
  吴七娘道:“每个月都有这么一遭,都习惯了,屋里待着也憋闷,不如出来走走。姐姐今日遣人唤我,可有什么要事?”
  吴四娘就道:“这事儿,跟家里有关。老爷遣人传信,说有要事要叮嘱妹妹,只不好直接传给妹妹,才叫我传话。”
  听了这话,吴七娘打起了精神来,认真听着。
  吴四娘就接着道:“此事,与并州那边有些干系。并州牧的继室杨夫人,膝下没有子嗣,李二郎又失了生母,家里有意与弘农杨氏那边,推李二郎上位,由杨夫人收李二郎为嗣子。但弘农那边说,杨夫人性子自我,她不愿的事情,即使是杨家家主施压,她也不会应。因此,便想从后院入手,让妹妹用心孝顺杨夫人,让杨夫人瞧见李二郎的好。”
  说到“用心孝顺”四字的时候,吴四娘语气尤为的重些。
  吴七娘明了,家里的意思,就是叫自己讨好杨夫人,最好是叫杨夫人,能主动开口收李二郎为嗣子。
  吴七娘就问道:“四姐姐,杨夫人那边,不知道是个什么脾性?”
  吴四娘想了想道:“杨夫人这人,传闻她其貌不扬,但颇有才学,听闻她六岁时便能吟诗作对,八岁时能作赋,十二岁时能像那些学子一般,破题写策论。”
  在场的众人听了,都不由得惊异,吴七娘道:“听起来,倒与公子蘅,有些相似。”
  吴四娘摇摇头道:“公子蘅与其相比,倒是高攀了。听闻杨夫人的才学,是经过大儒的考校与夸赞的,修老庄的何夫子,看过其策论,赞道她若为男子,入朝可为相,再不济,也能做个九卿。”
  小菊听了吴四娘的话,心中感叹,若这杨夫人,真有如此才学,倒是可惜了。
  这般的有才,若是个男儿,也不会像现如今困于后宅了。
  吴七娘更是感叹道:“这般的才女,难怪能得并州牧看重,听闻当初并州牧是奔走千里,亲自上门求亲的?”
  吴四娘点点头:“当初,这也是一件美谈。杨夫人有才,又是杨家嫡女,心气儿高,杨家那边不敢强压她,因此,李二郎做嗣子一事儿,就得咱们这边使力。”
  “妹妹记下了,等到了并州,定然晨昏定省,一尽孝心。”吴七娘保证道。
  吴四娘听了这话,只道:“七妹妹心中有数就好,只记住一点,若不能亲近,也别强求,最主要的是别得罪了去。”
  “四姐姐教诲,我记下了。”吴七娘道。
  姐妹两人说了半晌,就到了用晚食的时辰,吴四娘留饭,吴七娘只言李二郎在家里候着,还是早些回去,吴四娘便不再苦留。
  回去的时候,吴七娘突然问道:“菊瑛,你说,像杨夫人这样的才女,如何做才能讨她欢心?”
  小菊思索片刻道:“杨夫人是个才女,想来喜好应与公子蘅等喜好读书的女娘差不多,小娘何不回去问一问郎君,平日里郎君常在外走动,应当是知晓公子蘅的喜好的。”
 

第109章 吴家叮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