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等婆子走后,吴娇娘看向窗外的明月,注目良久,才轻叹道:“素心,你说家里为什么一定要我带着媵妾出嫁?”
  素心没有回,只静静的站在那里,而且,吴娇娘也不需要她的回答。
  作为吴娇娘的大丫头,素心最是知晓吴娇娘的心思。
  自家姑娘跟白家的郎君,是青梅竹马,白家的郎君如清风朗月,自家姑娘一颗芳心便落在白家郎君身上。
  现下又与白家郎君定下亲事,正是情谊浓时,不想家里却给自家姑娘泼来一盆又一盆冷水。
  还没开心几天,就被家里的长辈告知,要选定陪嫁媵妾的人选。
  正是情浓之时,哪里容得下跟情郎之间的第三人,对于陪嫁的媵妾,吴娇娘是抵触的。
  但陪嫁媵妾,这是世家贵族的规矩,为的是家族利益,哪有吴娇娘置喙的余地。
  吴娇娘难受了一夜,但第二日见着四姑娘的时候,她不曾显露半点不喜,反而待其极好。
  二姑娘、三姑娘面上虽有些失落,但也不曾嫉妒四姑娘,只劝四姑娘与吴娇娘交好。
  大姑娘私下里,给二姑娘、三姑娘送了些东西过去,安慰两位妹妹。
  五姑娘私下里跟六姑娘、七姑娘嘀咕:“我本以为会选二姐姐、三姐姐两个年岁更近的,不想却选了四姐姐。”
  七姑娘没有言语,只听她们两人说话,六姑娘就道:“想来,嫡枝那边,有自己的打算。不管怎样,我们也该给四姐姐道贺才是。”
  五姑娘点点头:“是该去道贺,不过,还是等太太那边传出了消息后再去吧,免得生出什么波折来。”
  六姑娘、七姑娘都点点头。
  八姑娘那边,正与莫小娘说话,莫小娘抱着四哥儿,带着几分遗憾道:“也是我儿年岁小了点,不然这番富贵,我儿也能搏上一搏。”
  八姑娘道:“各人有各人的缘法,想是我没这个缘法。”
  莫小娘叹息一声:“也不知我儿的缘法在哪?芙蓉城里的几个世家的郎君,现下都定下了正妻,我儿若是做不了媵妾,就只能做第一等的良妾,跟媵妾比起来,终究是低了。”
  莫小娘自己就是良妾,别看都是妾,这媵妾与良妾的差距就大了。
  媵妾等同于侧室,进门后就会进族谱入宗庙,地位高,而良妾之流,如果没有娘家为倚仗,地位也就比陪房高点,只是不可任意买卖。
  因此,世家旁支的姑娘,若是想入高门,最好的出路就是做媵妾。
  ————
  知识小课堂:古代对于妾室的划分(妻子的亲姊妹、堂姊妹、表姊妹为贵,其次就是没有血缘关系,但有表姊妹名头的妾室,目的是稳固联姻,毕竟古代生产太容易死人)
  正妻
  嫡妻、正室、正房、发妻、原配正妻去世后再娶的为“继室”。
  平妻
  表面与正妻平等不需行礼,但仍以正妻为大,多为商人在外所娶。(礼记不承认这种,朝廷的礼法也不认)
  媵妾(侧室)
  西周战国时期到隋唐,都有这种随嫁制度,主要目的是稳固联姻。和妻子一起嫁的亲姐妹,或堂姐妹,孩子可视为嫡子,未生育也可进族谱入宗庙。
  副室
  正妻表姐妹,生孩子才可进谱入庙
  偏室
  正妻非血缘关系表姐妹,生孩子才可进谱入庙,出嫁不能坐婚轿。
  偏房(良妾)
  和正妻无任何关系,生孩子可进谱入庙,可与以上等级同桌吃饭
  ——以下可通买卖
  陪房
  陪嫁的管家和丫鬟,不可与以上等级同桌吃饭,年轻的陪嫁丫头,伺候男主子。
  侍妾
  另收房妾的侍女,不可扶正,需服侍男主正妻、侧室等人。
  婢妾
  被收房为妾的婢女,卖身为奴、罪犯的女眷。
  通房
  地位最低的妾,即使生孩子也可当物品一样买卖。

第52章 媵妾人选[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