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好的学生!
  而我孟天明桃李满天下,偏偏却没有这样的好学生。
  真的是……人比人气死人啊!
  不过……
  话说回来。
  孟天明看着陈路,认真说了句:“好!”
  “好啊!”
  “孩子,你这样的临床思维。”
  “真的太棒了。”
  “让我有些惊喜。”
  “这个思路很好,真的!”
  “我现在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看到它的效果了。”
  “对了!”
  “你这个思维,现在已经开始研究了吗?”
  陈路点头:“没错,我们学校,已经开展了大规模的研究。”
  “就是,说实话……”
  “这个工程太过于庞大了。”
  “想要实现高层次高精度高水平的水平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理念。”
  “把高精度的辨病论治和辨证论治相结合的话。”
  “需要很大的工程。”
  “同样,也需要很多的钱。”
  孟天明一句话直接脱口而出:“我们不缺钱啊!”
  “咳咳……”
  “我不是这个意思!”
  “是这样的。”
  “我是上海中医药大学的荣誉校长。”
  “陈路,这样可以吗?”
  “我现在很看好你的研究,我也很想要把这个研究深入发展下去。”
  “我们可以在你们学校,建设一个这样的基地。”
  “人才方面,我们会派遣专门的人才队伍,前往潼川省,进行合作。”
  “然后,在这里,我们可以帮助你们建设一个博士后流动站。”
  “你看如何?”
  “以这个流动站为基础,打造出来一个新型的中西医结合基地!”
  “钱的话……”
  “你们这边其实不需要考虑太多。”
  “我们的科研经费很充足!”
  “这一点,你无须担心。”
  一旁的孟天明是越说越激动。
  也不能怪他。
  说实话……
  多久了?
  孟天明都没有感受到了这种方向了。
  陈路也是傻眼了。
  这也太有钱了吧?
  不过,他看过去年的科研经费报告,魔都中医药大学可是款爷。
  年度报告中,人家大学一年之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了集中受理项目的评审结果,上海中医药大学共获资助项目147项,除此之外,还有优青项目3项、面上项目71项、青年项目74项、国际(地区)合作与*流项目1项,资助项目数、总金额继续保持中医药行业领先。
  虽然陈路不知道具体经费数额,但可以推测科研经费数额较大,且在中医药领域具有领先地位!
  而且是遥遥领先!
  相比之下,潼川省中医药大学,简直是愁云惨淡啊!
  有钱真好!
  而且,看着孟老爷子激动的眼神,陈路也是没有想到,这一次来,还有这么大的惊喜。
  说实话……
  想要真的发展辨病论治+辨证论治。
  还真的需要一个像样的研究所。
  虽然说陈路不缺钱。
  可是,他缺人啊!
  这样一个高质量,高层次的研究所,若是有魔都中医药大学的加入,这绝对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而且,这些人可都是免费劳动力啊!
  自己学校那群人,就比如说何正光这一类人。
   真的以为……没了他们,自己学校还不运转了不成?
  其实,陈路看得出来,不仅是何正光。
  何正光敢于和自己唱反调,最大的原因就是他觉得自己有底气。
  可是……
  除了何正光之外,那些阳奉阴违的人,可不在少数。
  教材改革,迟迟没有进展。
  这一点,陈路很清楚。
  无非还是学校那群人在使绊子。
  可现在……
  来到魔都这一次,孟天明的出现,给了他天大的惊喜。
  这真的是一个好消息!
  如此一来,这个合作项目真的要是成功了……
  呵呵……
  陈路就相当于拿到一个足够大的筹码。
  博士后流动站啊!
  这可不是那么容易申请的。
  在中国,博士后流动站的设立需要经过严格的审批程序,并且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包括科研条件、师资力量、科研项目和经费等。
  博士后流动站的设立和运行,对于提升国家的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的。
  陈路忍不住问了句:“我们能拿到这个博士站流动点吗?”
  孟天明顿时笑了起来。
  “你以为,你老师是吃闲饭的吗?”
  “你难道不知道?”
  “你老师,秦学文,那可是我们国家中医学科建设的的主要评审专家。”
  “而且,你目前说的这些东西,根本无法达到审批标准。”
  “可是!”
  “你要明白一点,你所进行的这个研究,是具备国家中西医结合创新发展、科研成果产出、以及学科建设的重要方向的。”
  “甚至,这是国家中医药发展,中西医结合的一个新的发展点。”
  “只要具备这样的创新新,国家是愿意花钱,愿意给你资源,进行发展的。”
  “说白了,你目前进行的事业,是国家中西医结合发展的新方向。”
  “这一点,很可怕的!”
  “陈路!”
  “你要做好准备,这个流动站建设起来以后,你将会成为行业代表。”
  “你所面临的的,就不再是和学校内部发展之间的关系。”
  “你将会承担国家医学的责任了!”
  “你有没有这个勇气,这么去做?”
  陈路听完,也是面*激动。
  说实话,他甚至自己都没有想到过,自己会遇到这样的一番经历。
  但是,陈路还是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阻力应该会很大吧?”
  这时候……
  孟天明忽然看向一直在旁边听着两人对话的梁辉民。
  “呵呵呵……”
  “这个阻力大不大,机会大不大,其实……取决于梁院长。”
  “呵呵……”
  “陈路!”
  “你若是这一次,能够成功的把患者高晓丽治疗效果达到了。”
  “然后,梁院长,我想问一下,你难道不想和陈路一起做一个关于胰腺癌治疗的课题吗?”
  “这个课题,一旦完成。”
  “这势必会带来很大的影响力。”
  “然后,顺水推舟,自然一切都可以达成!”
  梁辉民连忙点头:“没错!”
  “陈院长,我能代表我们医院。”
  “等患者治疗结束,若是真的有显着的效果,立马可以开始!”
  “当然了……我们现在就可以进行课题研究。”
  “比如你的针灸镇痛。”
  “这是具备研究价值的啊。”
  陈路听完,也是思维活跃,开始疯狂的考虑起来接下来该如何发展。
  片刻之后……
  他点了点头:“好!”
  “咱们慢慢来……”
  “一步步来!”
  “孟老,您今天的信息量太大了。”
  “我一时间,没有完全消化的了。”
  “这样吧,我回去以后,好好思考思考,如何去做。”
  “然后最好可以和我老师沟通一下。”
  孟天明点了点头:“嗯,是需要好好考虑。”
  “我这边也需要。”
  “但是,不要拖太久。”
  “陈路!”
  “时间就是生命,你知道的,我们健康行业,医疗行业,需要一种新的治疗理念的。”
  ……
  ……
  接下来的时间里。
  陈路在上海呆了三天。
  这三天,陈路每天用高难度的十二针联颤技术,去解决高晓丽的疼痛问题。
  三天之后,陈路没有继续待着。
  因为患者的疼痛,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攻克的。
  孟天明亲自下场,陈路给了他关于癌痛的一些针灸治疗思路。
  便不再参与!
  至于中药,高晓丽的情况需要进行观察。
  陈路便很快回到了锦川市。
  不过……
  他并没有直接回学校。
  而是立马回到经纶集团,召开了一次研讨会。
  关于智能针灸辨病论治的可能*探究工作。
  针灸现代化,是比起中医药现代化更加方便的一种模式。
  智能针灸,陈路设想的是,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尤其是人工智能技术,来辅助或优化传统针灸治疗的方法。
  智能针灸的发展旨在提高针灸治疗的精准度、效率和可访问*,同时也为针灸的标准化和国际化提供技术支持。
  目前,国际上对于针灸的接受度还是比较高的。
  比起中药复杂的化学成分,针灸其实对于人体的功效一点不复杂。
  可是……
  国外的标准就是这么搞笑。
  能检测到的,就是不对的。
  检测不出来的,就是正确的。
  针灸难道对于人体的功效,真的就没有副作用?
  而中药因为成分太复杂,就一定有副作用?
  当然了,这些只是后话,暂且不说。
  对于陈路而言,智能针灸若是可以发展起来,会有很多的好处。
  首先,就是自动*位定位技术。
  涂匡生说道:“陈院长,按照您说的那样的话,其实并不难。”
  “完全可以通过使用图像识别、增强现实(AR)技术、分形几何学等方法,智能针灸机*人能够自动识别并准确定位人体*位。
  例如,数字经络智能针灸机*人系统能够自动定位*位并进行智能配伍*位、扎针、模拟人的手法等功能。”
  “但是,这个技术并不成熟。”
  “而且,针灸进入人体,是有风险的,所以……我建议可以选择智能针筒来进行局限*的控制。”
  “而且,智能针筒会有行针的效果。”
  “关于配*方面,可以建设数据库,然后结合中医理论和现代算法,智能系统可以为特定病症推荐针灸治疗方案,包括*位选择和针刺手法。”
  “分配给针筒进行*作。”
  “说白了,就是每一个针筒,都是一个智能针灸机*人。”
  “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建设一个人体的安全智能分析。”
  “利用生物电阻抗技术等检测手段,智能系统可以评估针灸疗效,为针灸治疗提供定量分析和决策支持。”
  “同时,这个系统,还能对人体的健康情况进行观察,一旦出现任何问题,能采取及时的补救措施。”
  “比如,心率、呼吸、体温、脉搏等……一些情况,加入算法之内。”
  “是可以实现的。”
   “首先要做的还是智能针筒。”
  涂匡生现在是经纶集团外聘顾问,总工程师级别待遇。
  涂匡生在中医药现代化和影像学等方面,都有着很充足的优势。
  陈路听完之后,点了点头,对着庄月申说道:“你去做这件事儿。”
  “目前先把智能针筒研究成功。”
  ……
  ……
  把智能针灸的事情解决,陈路这才到了学校。
  来了以后,便打电话通知李丽红过来。
  “怎么样了?”
  “教材改革?”
  李丽红把资料递了过来:
  “您看。”
  陈路看完之后,顿时气的直接把资料扔在桌子上:
  “胡闹!”
  “我不是说了吗?”
  “要按照我的理念来。”
  “我要的不是这样的结合方式!”
  “谁负责的?!”
  李丽红是第一次看见陈路如此生气:“这个……是我们学院教材教研室和各个学科教研室做的。”
  “陈院长,您先别生气!”
  “你知道的,这一次的改革,太彻底,很多老师都抱有怀疑的态度。”
  “甚至,有些人都有些排斥。”
  “觉得您压根不懂中医……”
  “甚至,还有人私底下认为,您这会毁掉这群孩子们的。”
  “所以……”
  陈路听完,直接沉默了。
  “那何正光我不是不让他参与了吗?”
  李丽红颇为无奈的说了句:
  “是的!”
  “何正光是不在了。”
  “可是,他毕竟在学校这么多年了,而且……”
  “学校教研中心那边,我们很多学科教研室的成员,都是那边出来的。”
  “何教授的
  影响力还是很大的。”
  “除此之外……何教授的姐夫,是咱们潼川省中医药管理局的局长。”
  “而他本人,也是十三五内科学教材的编委。”
  “所以,学校内部,很多人受到他的影响也比较深刻。”
  陈路听见之后,顿时眼神冰冷。
  “去拟一份文件。”
  “解聘何正光和我们学院的关系。”
  此话一出,顿时李丽红也吓到了。
  她连忙看向陈路:“陈院长……”
  “这……这不合适吧?”
  “要知道,何正光虽然……可是他毕竟是我们学院不可多得的人才。”
  “而且这些年,无论是科研也好,教学工作也罢,取得了一些不错的成绩。”
  “现在解聘了……我担心对于整个教研室而言,都是一个重大的损失啊!”
  陈路淡淡的说了句:“一个不听话的教授,在我们学院有什么用?”
  “一个保洁还能给我们学校带来干净卫生。”
  “他能干啥?”
  “挑拨离间。”
  “拉帮结派!”
  “去,给我发布这个文件。”
  “我明天不希望何正光出现在我们中西医结合学院。”
  学校解聘一个教授的难度比较高。
  可是……
  学院内部,只是解除了对方和学院之间的合作,所以,这比较容易。
  因为何正光的关系还在学校。
  李丽红见陈路如此坚决,也只能叹了口气,答应了下来。
  可是,李丽红忍不住说了句:
  “陈院长,可是如此一来……”
  “我们学院的头部力量……”
  陈路闻声,淡淡的说了句:“这件事儿,你别担心了。”
  “我来想办法。”
  “对了!”
  “若是有人对此心里不满,或者说,对于这件事儿,支持何正光的话。”
  “给他们一份主动解约的合同。”
  “我们学院不需要这样的人。”
  “干净利落
  一点。”
  “他们既然做不好这件事儿,那就别做好了。”
  李丽红听见之后,一时间沉默了。
  她有些看不懂陈院长了。
  现如今,各大院校都在抢人。
  何正光无论怎么说,都是这个领域不可多得的人才。
  可惜啊!
  为什么要选择和陈院长对着干呢?
  对他而言,有什么好处?
  “陈院长……这……何正光走了以后……”
  “这个缺口怎么办?”
  “或者说是,其他人有情绪,都走了……”
  “我们学院怎么办?”
  陈路说了句:“我来想办法。”
  陈路这么做,其实说白了,基本上相当于把中西医结合学院扛在自己身上了。
  这压力会很大的。
  李红丽忍不住说了句:“那……陈院长……您注意身体。”
  说完,李红丽也起身离开了。
  陈路坐在房间里,面*冷峻,神情凛冽。
  说实话,他最讨厌被人威胁他了。
  既然如此……
  陈路拿起手机,正要拨通孟天明的电话。
  可很快,一个电话竟然打了进来。
  陈路看着来电显示。
  脸*微微一变。
  这是谁?
  陈路好奇之下,接起了电话。
  “陈先生,您好,我是医阁内的工作人员。”
  “经过我们筛选评定,以及考核。”
  “您已经达到了我们医阁考核标准。”
  “您若是有意参加我们的考核。”
  “我们将会派遣工作人员和您进行联系。”
  陈路听见之后,顿时表情有些精彩。
  说实话……
  他没想到医阁竟然联系自己了!
  也终于联系自己了……
  陈路其实对于医阁,还是很感兴趣的。
  不是说陈路想加入。
  而是……
  里面有很多东西和规则,对他而言,十分需要。
  比如……
  挑馆!
  没有加入医阁,就没有挑馆的权利,也不需要遵守医阁内的规矩。
  既然来了……
  呵呵呵……
  “我愿意!”

第208章 医阁来信[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