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很快,众人一股脑进了一间屋子里。
  这间屋子的安保和设计,比起银行都丝毫不逊*。
  那装甲一般的大门更是让人感觉到了厚重感。
  没多久。
  一副古朴的书法作品出现在了众人的视线里。
  顿时,所有人看到作品之后,都深吸一口气。
  整个画卷铺展开来,给人一种前所未有的美感!
  这是不同于任何作品的端庄和高雅。
  整个书法作品,猛的一眼看过去,就能感受到其扑面而来的悠然自得的气息!
  “这就是……《宣示表》啊!”张喜存都忍不住声音颤抖的说了句。
  一旁的廖老先生也是深吸一口气:
  “字体端庄、气质高雅,整体气脉连贯顺畅,行距宽绰疏朗,字距稍密而大小相宜,展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书写节奏……”
  “不愧是楷书鼻祖啊!”
  钟繇号称楷书鼻祖,最为出名的作品便是“五表”“六帖”“三碑”!
  但是,钟繇的真迹,几乎找不到了!
  这并没有影响到他的影响力。
  恰恰相反的是,在历代大家的追捧下,钟繇的作品,更是登上了神坛!
  钟繇对后世书法影响深远,王羲之等后世书法家都曾经潜心钻研学习钟繇书法。
  南朝庾肩吾将钟繇的书法列为“上品之上”,唐张怀瓘在《书断》中则评其书法为“神品”。
  其实,钟繇的《宣示表》早就失传了。
  现存的《宣示表》也是王羲之临摹写的。
  即便如此,早就被收藏家紧紧的攥在手里,从不外露!
  在场所有人此时此刻看到真迹的时候,无不感到震撼。
  李瀚昇老爷子细细的看着作品,忍不住说道:“这就是楷书鼻祖啊,楷书的精华在神韵,而不在形体!
  你们看,这用笔玉润珠圆、干净利落,侧锋落笔而笔势内敛含蓄,线条温润纯朴、敦实可爱!”
  大家看着作品,恨不得钻进去。
  可惜的是……
  正所谓纸千年,绢八百。
  魏晋时期的纸张本身质量就差,显然很难保存至今。
  即便是东汉时期,蔡伦改进了造纸术,可保留至今将近两千年的时期,也没办法保存完整。
  所以,任凭是谁都能看出来!
  这一副字,是被修复过来的。
  一旁的朱敦源此时也双手抱于胸前,认真看着眼前的字,有些惋惜的说到:
  “这一副字是我从英国带回来的。”
  “当时我看到以后,已经破碎不堪了,纸张开裂,字体也破坏了。”
  “我后来找了故宫博物院的专家,还请来了国内顶级知名修复大师,进行为期几个月的修复!”
  “现如今看到这个模样,其实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好在画芯还在,也洗干净了。”
  “命纸也是完美的保留下来了。”
  这是修复古画中最重要的工序。
  命纸是画芯的托纸,托纸直接和原画接触,
  能延长作品的寿命,也能够使作品更加出*。
  故而称之为“命纸”。
  在场众人都是专家,都很清楚这古画修补的压力有多大。
  朱敦源深吸一口气:“可是,即便我花了两个亿,请来国内外顶级专家,但是……依然是有缺憾的。”
  “那就是无法做到接笔!”
  “哎,说实话,着实有些可惜了。”
  “要是接笔成功,绝对会是中国书法史上一个重量级的作品。”
  “可惜啊,接笔接笔,谁敢乱接,接的不好,直接毁掉了一副字画。”
  朱敦源面*惋惜的摇了摇头。
  何为“接笔”呢?
  指的是书画面中因破*造成的断笔,需要接笔。
  要求接笔人对画家笔法有深入了解!
  知道笔意来龙去脉,等于和艺术家一起创作。
  可想而知,接笔对于接笔人的要求有多高!
  普天之下,有谁敢说,自己能去接钟繇老先生的笔?
  众人看着《宣示表》中一些地方的缺损,一个个感慨万千,就如同一块宝玉之上,出现了裂纹一般心痛。
  
  “可惜啊,实在是太可惜了,若是成功接笔,我敢断言,这一副字,可能拍卖出有史以来最高的书法作品价格!”
  “钟繇的老先生的楷书,谁敢接啊?”
  “是啊,接笔接的灵*,可不是落笔那么简单,天下书法家这么多,可是提起钟繇,谁敢说自己一定能做到呢?”
  张喜存同样是感慨一声,摇头惋惜,看着朱敦源:“你去找了他们,他们也说不行?”
  朱敦源点头:“嗯,沈会长不敢下手。”
  说到这里,朱敦源有些惋惜的叹了口气,自我安慰道:
  “可能,这就是缺憾的美!”
  “对吧?”
  听见朱敦源的话,张喜存跟着苦笑一声:“看来,钱不是万能的啊,这是花钱都解决不了的问题啊!”
  朱敦源感慨万千,笑了笑:“若能修补这个,多少钱我都愿意啊!”
  这话说的虽然有些狂妄,可是没有人觉得不合理。
  因为朱敦源的确有这样的实力!
  虽然没有登上福布斯,可是朱敦源的身价,可一点不低!
  人家太低调了。
  就在众人惋惜的时候,忽然陈路说了句:
  “我可以试试吗?”
  陈路的声音不大,但是瞬间吸引了房间里所有人的注意力。
  所有人都转过身来,齐刷刷的看向陈路,眼神里满是惊讶。
  张喜存深吸一口气,面*凝重的看着陈路:“小陈……这……这不是开玩笑呢!”
  “这是目前钟繇老先生现存仅有的一幅字!”
  “这要是弄坏了,损失不是一般的大啊!”
  廖老也是面*严肃:“小陈兄弟,我知道你有水平,可是……这是钟繇啊!楷书之祖,你……”
  沈思涵的眼睛直勾勾的盯着陈路,眼神里充满了惊讶和欣喜。
  对于这个男人,沈思涵越发觉得正如方颖仪所说的那般神秘了。
  真的就如同山海一般深邃,神秘不可测!
  方颖仪连忙站了出来:“小陈,你……你……不敢乱来啊!”
  方颖仪第一时间还是想要维护陈路。
  这要是弄坏了,可不是钱能解决的问题。
  朱敦源此时同样在盯着陈路看。
  陈路面*平静,认真说道:“我……只是觉得,浪费了太可惜了!”
  “我想试试!”
  陈路没想到千年之后还能看到老友的字迹。
  太熟悉了!
  当初钟繇和陈路乃是书法好友,当初钟繇开创小楷的时候,借鉴了陈路大量的建议。
  虽然被誉为楷书鼻祖,但是钟繇一直推诿。
  众人以为钟繇是谦虚,可他……是真的知道,若没有陈路,就没有他钟繇啊。
  陈路同样也是如此,在两千年的光阴里,他那些好友早就消失殆尽,他们的痕迹在历史长河中逐渐泯灭。
  可眼下,当他看到钟繇还有东西遗传至今的时候,第一想法是……
  希望老友泉下有知!
  朱敦源一双眼睛盯着陈路:“小陈兄弟,你确定吗?”
  陈路点头:“有笔墨纸砚吗?我先写点,大家若是觉得可以,我便来接笔!”
  “若是现场有一人觉得我不合适,那便当我只是开了个玩笑。”
  “如何?”
  陈路眸子清晰,就如同湖水一般平静,可这波澜不惊的眼眸,却让众人看到了一种如同山海一般的沉稳和淡定。
  终于!
  朱敦源一咬牙:“笔墨纸砚,伺候!”
  话音落下,很快工作人员就立马准备开来,不到五分钟的功夫。
  所有东西全部就位。
  陈路提笔之时,闭目不语,周围众人齐刷刷的看向陈路。
  此时的陈路,并没有慌张。
  而是静静的闭上眼睛,感受着岁月变迁,宛若是回到了魏晋时期。
  他似乎看到了钟繇!
  他看见钟繇对着自己拱手施礼:“有劳陈兄了!”
  陈路同样回礼:“钟兄客气了!”
  就在众目睽睽之下,忽然发现,陈路笑了。
  紧接着,他再次睁开眼睛的时候,那一双眼睛之下,似乎是那历史长河一般的深邃,又如同那隐士高人一般的洒脱。
   提笔!
  着墨!
  落笔!
  款款而行。
  笔若游龙,墨如山河,着墨春秋,点缀万里……
  勾勒之间,似有忧国忧民之象!
  起伏排列之余,更如布阵排兵一般严谨!
  平稳、匀称、静中有动的美感,点画之间既风格协调一致而又丰富多变!
  同一字体点画之间体现出不同情趣,避免了审美疲劳!
  内容诚恳,字体端庄,气质高雅!
  楷书之风扑面而来。
  高雅气息更是赏心悦目!
  “尚书宣示孙权所求,诏令所报,所以博示。
  逮于卿佐,必冀良方出于阿是。茤荛之言可择廊庙,况繇始以疏贱,得爲前恩。横所盱睨,公私见异,爱同骨肉,殊遇厚宠,以至今日……”
  大家这时候彻底愣住了!
  再次看向陈路的身影的时候,似乎历史的错应在这一刻出现了重合。
  那一位忧国忧民的政治家钟繇此时正端坐桌前,写着流传千古的《宣示表》。
  这时候……
  沈思涵忽然说了句:“他竟然……能背下来《宣示表》?”
  此话一出,顿时吸引了所有人注意力。
  要知道,现存《宣示表》本来就难找,正常人,哪怕是收藏家,也没有人能清楚记下来。
  可陈路,全称流畅无比,似乎这一篇《宣示表》就是他所为!
  时间,缓缓流逝。
  众人惊诧的眼光中,陈路终于放下了笔。
  而此时,却流下了泪。
  方才的时间里,他不仅是陈路,又是当初的陈路,还是那个魏国丞相钟繇!
  他在对国家大事的深思熟虑,对君主的忠诚。
  对国家安危的关切,为黎民百姓担忧!
  众人看到陈路流泪,非但没有嘲讽,甚至激动的开始鼓掌。
  所有人!
  这一刻!
  全都把掌声带给了陈路。
  而此时,陈路似乎回过神来了,他擦了擦眼泪,看着上等宣纸之上的泪痕,忽

第54章 巧合吗?[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