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96章 王之故土5[1/2页]

僭王Tyrant 东浙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陆西安惊讶地坐直了,他没想到会到的那么快。
  “乘客们请坐稳,没睡醒的醒醒困。我们要降落了。”耳机里传来驾驶员的提醒。
  接近坐标位置,直升机转为了低空飞行,坐标地点周遭的风速十分狂暴,靠近它必须开始降低海拔,否则高空紊乱的气流会把他们冲得东倒西歪。作为乘客而言,陆西安完全意识不到这种情况下降落是十分考验技术的,奈何米德加特公司雇佣的驾驶员技术绝对过硬,没开过几年军用直升机的没资格拿公司的薪水。
  “六翼天使”的高度骤降,似猛禽抓向猎物,机舱传来一阵地动山摇的震荡,直升机朝着坐标地点坠下。
  那一瞬间陆西安认为他们可能要坠机了,离他脚下不到一百米就是坚固的岩石平原,跟岩石碰撞只能是他们先碎。六翼天使用最快的降落速度与气流对抗,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抓向坐标点施工场地里被清空的停机坪。它离触地就只剩下十几米,螺旋桨的转速猛然提高了几倍,像是疯狂旋转的刀片,汹涌的反推力使失控的机身迅速稳固下来,压出气旋似的风浪。在坠毁和平稳降落之间驾驶员选择了用即将坠毁的姿态平稳降落,气浪渐熄中点上了一支香烟。
  这支香烟是阿尔伯特佩服地递上的。
  “我滴妈呀……”陆西安想说公司开飞机的都这么生猛吗?
  机舱舱门大开,寒冷的风立马扫到陆西安身上。他裹紧了大衣,顶着直升机扇片的风压,衣角被吹得凌乱翻卷,强烈的失重体验让他晕晕乎乎得十分想吐,落地那一刻只感觉膀胱都飞起来了。
  停机坪周围的后勤火速拥上来为他们披上保暖的羽绒服,陆西安穿好拉上拉链,缩进半个脑袋到领子里。一看袖章,加拿大鹅牌儿的羽绒服他自己都没舍得买过,这个品牌是南极科研考察队指定的御寒服。
  “冰岛……好他妈冷!”陆西安讲话都直哆嗦,冰岛内陆比沿海的气温要低得多。
  “没你们那黑龙江冷,零下十度算是气候宜人了,我有一年在漠河出差差点冻死在户外。”阿尔伯特朝手上哈气,然后揣进了口袋里。
  “老A你到底出差过多少地方……”
  “没算过,反正一年到头都在出差。”阿尔伯特说。这个问题他自己也回答不上来,特别行动部门平均每个月至少出两次差,累积起来次数多到数不胜数了。
  陆西安冷得受不了了,站在停机坪边上踮脚跳,试图靠运动产生热量暖和一点,“救命呐,室内在哪?暖气!我需要暖气!”
  叶列娜呼出一口轻薄的雾气,看着雾气扩散然后被气流扯碎,“很遗憾,三号钻井营地太偏僻了,燃油和电力都紧缺,现在没有多余的能源去供暖。小伙子们,我们可不是来度假的。”
  一辆越野车风尘仆仆急刹停在他们面前,下来一个德国长相的男人,头戴安全帽身穿防寒服,摘下手套友好地伸出手,“诸位来得不巧,没抽出空来第一时间迎接。我是三号钻井营地的执行专员安德烈.米勒,代号‘掘墓人,欢迎诸位。”
  “你好!”陆西安第一个站出来,“入职的时候我们是不是见过来着?你不是人事部的吗,怎么跑这里来了!”
  “嗯,两个月前我去机场接应过你和阿尔伯特,很荣幸一面之缘能被记到现在。我年底被调岗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时候业务能力太强未必是好事。”
  安德烈专员客气地和他们依次握手,直升机再次升空,扇片把陆西安吹得晕头转向,转身环顾过后他这才看清这个百人规模的临时营地。
  耳旁的螺旋桨声散去之后被更多嘈杂的电机声充斥,他看到了一座座深入岩层的钢铁之柱。占地超过一公顷的大型营地,拉起的电线如蛛网般交错在头顶,连接着每一台设备和帐篷,高杆灯深入到遥远的角落。停机坪的周围,庞大的钻探设备位于各个方位放射性分布,就像是插进岩石里的斧刃,探头深入到冻土里,自动探查深层的地质信息。
  “卧槽……”
  陆西安也忍不住震惊,他们脚下的这片土地海拔达到一千米,高原风速可轻易超过每小时50公里以上,极地寒风将空气中的水分冻结成微小的冰晶,拂面如割。低温低湿度的环境对任何材料和设备都提出了苛刻要求,公司居然在奥克冰川遗址这样贫瘠荒芜的地方开辟了这样大规模的工业工程。
  那些大型营帐的外层用多层加厚牛津布制成,用来抵御风雪的侵袭,边角被铆钉牢牢固定在岩石的缝隙中,绷紧的绳索在风中微微地颤动。一辆辆满载着设备和物资的山地车沿着粗糙的临时道路缓缓驶入,车轮碾过冻土和岩石,卷起细碎的石粒刚在空地停稳,立刻就有佩戴着槲寄生胸章的工人上前熟练地拆卸货物,分拣、搬运,精准高效,毫无拖泥带水。
  眼前的景象油然而生了一种奇妙的错位感,营帐里透出大功率的光源穿透风雪,整个营地如同一头雄心勃勃的铁兽,喘息着运转,把獠牙打进冻土。
  “我们的山地车和帐篷均为极寒专用型号,机械设备装配了防冻液循环系统,发电机采用的是高功率耐寒机型,确保电力供应不会因夜晚气温骤降而中断。”安德烈走在前面,向他们介绍,

第96章 王之故土5[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