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接下来的日子,李安按部就班完成林场的工作,每15天,就进入森林里面,收购两个少数民族的物资。
  剩下的时间,就是和李守田两个人,在家里面挖窑洞,加固房屋,没有再进山去打过猎,只是在外围,打一些跑出来的野猪,和其他小动物。
  因为这时候,整个山脉到处都有民兵和林场职工的联合巡逻,他可不想因为进山打到某些猎物,而导致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在这个年代,能保证一家人吃饱不饿,兜里稍微能存点钱,真的没必要,再为了更多钱去拼命。
  因为你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被别人盯上,这个年代,你稍微做点事情,人家想要动你的话,那些政策和规定搬出来,总有一条能整你。
  村里早已经将那些原始林砍伐完毕,运送到了林场,同时也囤积了大量的粮食,好在这些粮食,是经过林场那边的渠道得到的,要不然这么大的量,想要从供销社买到,根本就不可能。
  在塔河县的少数民族,他们无需担心口粮的问题,国家每年都会有大量的返销粮,提供给他们,汉族家庭可就没有这个待遇了。
  不但需要自给自足,还必须要上缴公粮,上缴完公粮之后,村子里有任何的困难,再向公社那边申请返销粮。
  申请得到通过之后,粮食缺口才会通过统购统销体系进行调剂,如果不出现大雪封山,粮食运不进来,那还没什么问题,如果碰见大雪封山,所有道路都无法行走,那个时候可就惨了。
  到了八月份的时候,李安家和李守田家的房子,全部都已经加固完毕,这时候,李安才敢将心中那口气,稍微松了一下。
  到了八月底的时候,初霜出现了,所有人已经没有了任何侥幸心理,在公社的统一组织下,开始发动所有村民们进行抢收。
  种下去的小麦,根本都还没有完全成熟,土豆,红薯,玉米和白萝卜,那是要多小有多小。
  抢收完毕之后,一番称重,收成还没有去年的一半,仅仅只有去年的40%多一点。
  面对这种情况,其他生产大队的村民,全部都慌了,唯有李家屯生产大队的村长和大队长以及村民,在心中不断的庆幸,他们在之前几个月,储存了大量的过冬粮食。
  面对这种情况,公社也是逐一上报,这上报也是需要时间,运输缺口粮食也需要时间。
  往年的第一场初雪,都是在10月1日左右,缺口粮食还没有及时运过来,却让所有人在9月15日,迎来了第一场初雪。
  而且这第一场初雪,一下就是暴雪,连着好几天,大大小小不间断的一直在下,根本就没有要停下来的意思。
  李安知道,1975年的冬天,是他上一世不幸的日子,也知道今年的冬天,有多么的寒冷。
  漠河的最低温度,达到了零下50度,塔河县普遍在零下46度左右,像他们这些在山里面的村庄,温度却是达到了零下48度。第134章 减产[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