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长卿盯着雪地看了许久……许久……
  “所以,晋楚争霸,只是一场内耗,晋国和楚国无论谁获胜,都只是为秦国做嫁衣?”
  岳川摇头。
  长卿脸色一黯,“难道不是?”
  岳川仰头望天,“我什么也没说,是你自己猜的,这是你自己的聪明才智,并非我的功劳。”
  长卿这才由阴转晴。
  龙阳也意识到局势的严峻。
  本以为姜国最大的压力是晋国,却没想到还有秦国。
  孔黑子揪着胡子仔细思考,最终颓然叹息道:“中原诸国自诩文明,鄙薄秦国,视其为戎狄之国,却不料秦国有着比文明更强的优势。假若秦国重视礼仪,推行教化,学了中原诸国的长处,岂不是更加强大?”
  这一瞬间,孔黑子生出了去秦国推行学说的想法。
  然而下一秒,孔黑子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姜国重视文化,尊重文人,注重礼教,是自己周游列国遇到的最好的国家。
  在这里,自己可以衣食无忧的生活,心无旁骛的著书,还能每日和其他大贤交流心得、探讨学问。
  舍姜国而就秦国,殊为不智!
  自己的归属在姜国,也只能是姜国!
  孔黑子开始对自己方才的念头进行批判,不多时便面红耳赤,满头大汗。
  久久没有发言的大黄问道:“先生,姜国的前路在何方?中原诸国的出路在哪里?”
  岳川没有说话,而是又在雪地上划了两道横线。
  一条大致贯穿黄河,一条大致贯穿长江。
  “中原诸国既不是海权国家,也不是陆权国家,两头的好处都享受不到,这是天生的劣势。但是你们反过来想一想,海权国家和陆权国家想要互通有无,把优势结合在一起,是不是必须经过中原诸国?”
  众人看向岳川画的两条横线,眼睛顿时明亮起来。
  长江、黄河,正是连接海陆的动脉。
  岳川继续说道:“中原强,则东享海权之福,西占陆权之利,融东、西气运于一身,合海权、陆权为一体;中原弱,则东输人力、西送粮谷,同时被东、西掠夺气运,中原永无翻身之日,华夏也无法真正一统天下。”
  这个世界上,没有人比岳川更清楚“大中原”的重要性。
  如果只是把“大中原”区域当做粮矿、人矿、煤矿的原产地,华夏或许能成为一流国家,但受制于土地兼并,无法长久。
  或许前期占尽优势,发展迅猛,但是到了中期,土地红利吃尽,就会遭到反噬,根本撑不到后期和大后期。
  这也是华夏历史上少有超过300年王朝的原因。
  因为历朝历代都紧盯着土地,紧盯着农民。
  农业是基石没错,但这个基石的上层建筑呢?
  每一个封建王朝都没有思考过。
  因为他们眼里只有如何剥削农民,如何防备农民起义。
  可如果将“大中原”区域当做核心,吸收八方资源,不断哺育、建设,再反哺八方,形成良性循环,华夏就能完成蜕变,有了后期、大后期。
  别说三百年的王朝,就是五百年的王朝、一千年的王朝也不是不可

第623章[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