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需要帮助,还会拉一把。
  还是晋楚这对欢喜冤家,一次战斗中晋国大败,全军溃逃,一驾战车车轮陷进泥坑里动不了了。
  楚国士兵看到这一幕,手把手就给晋国马车抬出来了。
  干完活,双方重新开始,晋国马车继续跑,楚国士兵继续追,五十步没追上,于是站在原地挥手送别。
  如此种种,在上辈子的人看来是何等卧槽。
  这叫打仗吗?
  网上的段子都不敢这么编。
  究其原因,当时各国国君都是周天子册封,不是叔伯兄弟便是姨表舅甥,彼此关系亲近的很。
  战场上对着老舅下死手,回到家老娘不得大耳瓜子扇?
  再一个,能参战的都是贵族,最低也是“士”,平民百姓和奴隶之流是没有资格上战场的。
  相较之下,参战双方的地位和素质都非常高,也没有“战功授爵”、“累功升迁”的说法,根本不会抢人头之类的。
  最后就是,“礼”约束下的战斗,伤亡率都低得离谱。
  上万人打架,能打出离谱的零伤亡。
  只不过,这一切在《孙子兵法》问世后都变了。
  首先是“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战争的地位以及重要性空前拔高,甚至拔到最高。
  然后是“兵者,诡道也”。
  开始玩套路,偷家、绕后、夜袭、散谣、刺杀、投毒……
  各种老六打法层出不穷,专门欺负恪守规则的老实人。
  战争的目的也不是为了纯粹为了胜负,而是杀敌、灭国,从根源上彻底消灭敌人。
  为了胜利,无所不用其极。
  在此之前数百年,武器的材质、造型、兵种、战法等几乎都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
  但是在此之后,有关战争的一切都突飞猛进发展。
  首先是兵员,从贵族、士扩大到平民、奴隶。
  其次是参战动机——战争开始以抢人头为目的。
  人头可以换取财富、地位、权势——你出人头,我出地,古代版“出人头地”。
  秦国更是喊出“耕战”口号,老百姓从生到死,只有两件事不能避免——种地和打仗。
  最显著的一点,战争伤亡急剧扩大,“兵不血刃”只存在于传说中,长平之战更是出现了坑杀四十万的恐怖战果。
  《孙子兵法》的最高境界是“不战而屈人之兵”,然而事实上,此后的诸多战争都是流至最后一滴血。
  岳川沉思良久,缓缓睁开眼睛。
  他定定的看着长卿,问道:“孙……小兄弟,在回答你之前,我想先问你一个问题。”
  长卿点头,正襟危坐,“先生请问。”
  “你著书立说的初衷是什么?用意是什么?目的又是什么?”
  长卿不假思索的说道:“在下著书的初衷,自然是为流芳千古!”
  岳川心中暗道:已达成!
  “在下著书的用意,自然是警醒世人,改变嗯……某种行为的准则。”
  岳川心中暗道:已达成!
  “在下著书的目的是消灭战争,令百姓安享和睦,令天下万世太平。”
  岳川缓缓摇头:是你在做梦,还是我在做梦?

第536章[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