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34章 诗成泣鬼神[1/2页]

文贼 瞄准南墙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乙丑岁,送行挚友,归途逢鹰捉雁,其一丧于鹰口,生者悲鸣不能去,竟自投于地而死。吾等感其情,葬于友墓之邻,垒石为记,号曰【雁丘】。亦有【雁丘词】追思挚友。
  现场鸦雀无声,李云挽起袖口,早有一个有眼*的大和学生捧起砚台,借机站在李云身侧。
  再次沾墨,笔尖略一悬停,似乎在思索。不过片刻便落笔生花。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
  君应有语:
  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萧鼓,荒烟依旧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
  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
  千秋万古,为留待*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词毕墨尽,将笔掷于一旁,从怀里掏出印章,加盖于落款之处。
  众人不语,首都大学的老师与大和国的老师们全都站在一起,细细品读李云的作品。
  他们是知道金闯与苏玉婷的故事的,心里虽有惋惜,但更多的是敬佩。也曾想过将他们的事情写下来。
  但千言万语在胸,提笔却无可诉说,情感丰富,却文字苍白。
  如今,李云一句“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生死相许?”
  如同一块天外陨石直击众人心口,千言万语,只一句便可直抒胸怀。
  大和国的人不了解这首词的前因后果,但单凭文学功底,就已经判断出这首词也是词坛的顶尖之作。
  甚至有些老师,已经想着把这么美的词用在一对恋人生死相随的场景中,一定会让大和国那些文艺青年哭成泪人。
  他们在这里陶醉,却有两个人眼睛盯着作品,手里却不闲着。一个是为李云端墨的学生。
  见李云掷笔,砚中墨空,心里一喜,眼睛舍不得离开这幅旷世之作,心里舍不得李云用过的笔砚。
  作品自己不用想了,但近在眼前的笔和砚自己却可以趁机顺走。说不定自己也能沾一沾李云的文气。
   趁着众人还盯着作品,这个家伙就将毛笔塞和砚台一股脑地塞进书包里。也不管残余的墨迹污了包里的书本。
  另一个人,则是暗中带队的年轻人之一,李云的表现,大大出乎了他的预料。后续准备的计划他准备提前实行。
  于是,强忍着安静欣赏一会的冲动,用手机将整首词拍了下来。然后,通过信息发送给大使馆的工作人员。
  要求他,马上找一个亲大和的华夏文人,用加入大和国国籍的代价让他马上仿写一份,并且马上进行版权注册。
  ……
  会议现场,大和国的人由于不知道这阙词背后的故事,最先从沉醉中醒了过来。一名年纪相对较大的大和国老师,摘下眼镜,轻轻地拭了拭眼睛。
  然后深吸一口气,不顾场合缓缓地鼓起掌来,单一的掌声在寂静的房间内响起,不过片刻,整个会场都响起热烈的掌声。
  有夸张的大和国学生,恭敬上前,对着李云便是一躬到底,口称先生,请赐墨宝。
  李云的心情也缓缓平复,这一次,随着练习的加深,他对书法的感悟又深了一层。此情此景,挥毫之间,居然又达到了上一次的状态。
  字迹雄浑,结合此词,
  字里行间都透露着凄美,叹惜之情。让熟悉背后故事之人

第134章 诗成泣鬼神[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