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26章 十八路诸侯讨太平(四)[2/2页]

开局纸人术,横推超凡世界 欧皇NO打折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前还在奇怪,为什么一直等了两个时辰,一直到天黑,黄巾军都没有找过来。
  结果现在被刘备这样一说……
  两人直接头皮发麻。
  而另一边,城墙之上,方默正捧着西瓜,一边吃着,一边笑呵呵地打趣道:“这位刘皇叔还真的聪明呢。”
  一旁同样在吃着水果的贾诩笑了笑,没有在意。
  口袋,早就已经布好了,就等着他们这群惊弓之鸟钻进去呢。
  怎么可能会打扰自家少天师的恶趣味呢?
  “荀家安排好了吧?”方默随口问道。
  “是的,已经安排好了。”
  “恩,接下来就辛苦文和了。”
  “不敢,不敢,还是要听少天师的。”
  “也不知道这一次能有几人纳入帐下。”方默一脸憧憬。
  一旁的贾诩有些沉默。
  “文和是认为不会有人么?”方默笑呵呵地问道。
  “不好说。”贾诩沉默了片刻,给了一个答案。
  “文和是不解我为什么连吕布也一样放走是吧?”
  “主公说他是24将之首,为何不纳降于他?”
  “他?我可用不了,不过我倒是十分看好他手下的张辽和高顺。”方默笑着说道。
  贾诩没有追问,为什么这两人被看好。
  “那公孙瓒呢?”
  “公孙瓒比较擅长打异族,反而不适合内战,不过他帐下的赵云不错,过些日子,赵云估计会回常山,你让人盯着,拖,也给我将他拖回来。”
  “啧啧……那吕布要是知道,主公对赵云如此态度,不知道会不会发疯。”
  “哈哈,吕布那人,量小好色,狂妄自大,非明主,也非名将,空有武力,就只是一个草包而已,不需要在意。”方默笑呵呵地评价道。
  “主公,那赵云呢?”贾诩好奇地问道。
  “赵云啊……一身是胆!”方默称赞道。
  贾诩有些惊讶。
  方默和赵云素未谋面,竟然如此推崇?
  “我看那平原相两位兄弟也是身手不凡之人,为何主公不想着招募?”
  “那两人啊……”方默苦笑着说道:“我不是刘备,没有那么大的魅力,这两人也不会投降于我……”
  话到这里,方默语气平静地说道:“如果这一次他们三兄弟不投降,就直接杀了。”
  贾诩一愣,这还是他首次听到方默要杀俘。
  以往方默都尽可能的保证俘虏的安全。
  可这一次,竟然拼着浪费两个良将,也要杀了这三兄弟……
  是不是有些重视过头了?
  “你别看这两人,红脸的那个叫关羽,擅长水战,更是忠义无双,是个万人敌,黑脸的那个叫张飞,擅长步战、马战,也是个万人敌。”
  方默称赞了一下两人之后,语气平静地说道:“他们是自己人,我会很高兴,但是他们如果是敌人……我会毫不留情的将他们砍了!”
  贾诩恍然大悟。
  两个万人敌,其中一个还擅长水战。
  一旦让对方起势,那么将来必然会对黄巾军造成巨大损失。
  方默虽然善待俘虏,但前提是对方没有威胁。
  如果对方不能为己所用,那也就不需要留下对方了。
  贾诩并没有询问方默为什么这两人是万人敌能够被看出来。
  必然是自家少天师看到了未来的某些片段。
  贾诩有些好奇地问道:“那位刘皇叔呢?”
  方默沉默了一下,轻声说道:“潜龙在渊。”
  贾诩眼中闪过一抹惊讶。
  别看只是区区四个字。
  但是这四个字的评价可要比关羽、张飞强多了。
  看来这位汉室宗亲,没有那么简单。
  夜色渐浓。
  第二天一早。
  方默从睡梦中醒来。
  打了个哈欠,慢悠悠地洗漱吃饭。
  正吃着,贾诩来了。
  “文和,坐,一起吃点。”
  “谢主公!”贾诩没有推辞,道了声谢,坐下接过米粥、包子,吃起了早饭。
  包子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雏形,当时叫“蒸饼”,是无馅的面食。
  到了三国时期,包子是由诸葛亮在征讨孟获时发明的,最初形状为人头形,称为“蛮头”或“馒首”,主要用于祭祀和随军干粮。
  到了晋至唐朝时,成了“曼头”。
  唐代时出现内馅。
  一直到了宋代,才算是彻底明确包子这个词。
  到了清代,无馅的是馒头,有馅的叫做包子。
  方默当然就直接发明了。
  包子成了太平道治下的日常美食。
  馅料就比较多种多样了。
  一般比较受欢迎的是猪肉白菜的。
  得益于华佗所在,劁猪也就成了一门新工作。
  猪肉,也逐渐成为了太平道治下十分流行的肉食。
  毕竟猪这种动物,是真的能生。
  之前是因为猪不劁导致的猪肉腥臭无法食用。
  但是当猪被劁之后,猪肉的味道就十分鲜美了。
  大量粮食的丰收,也带来了养殖业的爆发。
  猪肉也就变得不再昂贵。
  上至官员,下至百姓,都喜欢吃猪肉。

第126章 十八路诸侯讨太平(四)[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