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默一挑眉。
倒是没想到贾诩对于董卓还真的很了解。
贾诩起身,对着方默行了一礼之后,认真地问道:“文和敢问……为何主公几次三番的放过董卓?”
方默一愣,直接笑了。
“果然瞒不过文和。”方默笑着说道。
贾诩目光闪了闪,一下子豁然开朗。
他之前了解过方默的为人。
知道这是一位谋略丝毫不逊色于谋圣张良等顶级谋士的方少天师。
更加关键的是,方默打仗时更是身先士卒。
之前“江东猛虎”之称的孙坚愣是靠着100亲兵打穿了2万太平道士兵的包围。
却被方默带领1000人死死缠住,并且最后将其生擒。
很多人都认为方默胜之不武。
主流世家门阀的眼中,方默只是一个有点小聪明,趁火打劫的阴险小人。
但是在贾诩这位当世顶级谋士的眼中,方默的战略、战术、武艺都是当世顶尖!
关键是他本身还是太平道的少天师!
换句话说,人家还会道术!
虽然很多人都将其蔑称为巫术、方术。
认为其只是区区幻术。
但是贾诩却并不这样认为。
他是真的研究过太平道的教义的。
也清楚地知道方默在扬州实行的所有政策。
除去钦佩之外,还是钦佩!
之前之所以没有立刻投降,其实也是待价而沽,也是看一看大汉朝廷到底是不是命不该绝。
结果先是听到大汉朝廷颁布废史立牧。
然后又看到十八路诸侯没有直接进攻太平道,反而躲在樊襄二城之中等待粮草。
他就知道,这一场,是天亡大汉。
是天命在方默。
所以他毫不犹豫的就投降太平道了。
“呵,文和就不怕等到有一天,我功成名就了,就开始清算功臣了?”方默并没有为贾诩解惑,反而笑着说道:“毕竟现在还没有怎么样呢,有些人就已经开始作威作福了。”
贾诩没有说话。
只是默默站起了身来,掸了掸身上不存在的灰尘,对着方默行了一个九十度的鞠躬礼。
“文和请斩自身!”
方默目光闪了闪,笑着主动搀扶起贾诩,笑着说道:“文和这是何意?”
“文和愿为主公之刃,只希望主公能善待文和家眷,事成之后,文和谢罪自裁!”贾诩板着脸,轻声说道。
“哈哈!文和太小看我方默了。”方默哈哈大笑道:“如果我方默连一点容人之量都没有,何谈这问鼎天下?文和既然愿为我分忧,我怎能让功臣良将寒心?我可对着太平道祖师人皇姬轩辕,道祖老子发誓,如果干出卸磨杀驴,鸟尽弓藏的举动,愿天打五雷轰!”
“轰隆……”
晴天霹雳,响彻天际。
贾诩一张脸皮红得发紫,一时之间,竟然老泪纵横,直接趴在地上,对着方默哐哐磕头。
“主公不可啊!主公不可啊!文和……文和当不起啊……”
方默发完誓,没有理会头顶炸响的雷鸣,笑呵呵地将贾诩搀扶而起,笑着说道:“文和此言差矣,此话不单单是对你说的,也是对其他人说的,只要你们愿意为太平道的理念去奋斗,愿意遵循太平道制定下来的法律,我方默自然不会干出卸磨杀驴的举动,也不需要你们自污保身,那也太小家子气了。”
贾诩尴尬地笑了笑,没有说话。
显然,他虽然并不相信这句话,但也没有反驳。
反驳那不是和老板对着干?
“文和如今也算是自己人,走,我带文和去看看我太平道的底气。”
方默笑呵呵地牵着贾诩的手走出了少天师府。
然后两人来到了湘江河边。
看着江面上千艘渔船的来往,贾诩一脸惊奇莫名。
他之前还在南郡的时候,不知道湘江竟然能够容纳如此多的船只。
“走,文和,你我二人游一游这湘江如何?”方默笑着问道。
“主公,请……”贾诩自然不会拒绝。
两人上了一艘船,然后顺江直下洞庭湖。
这些日子以来,两人畅谈天下大势,笑谈人间。
一时之间,君臣相宜。
而贾诩也在暗暗观察,从而忍不住暗自咋舌。
湘江水系有着三大特点。
其一河网密布。
其二左右岸水系不对称。
其三支流需要修建的堤坝众多。
这就导致湘江水流分布极其不均匀。
航行难度也非常巨大。
可此时。
湘江水系竟然畅通无阻,每日都能在水面上见到来来往往的船商行船。
而且还不是一艘、两艘。
而是每日都能见到上百艘!
关键是,不但沿途没有任何水匪,而且还能够看到各种大大小小的沿岸码头。
这些码头都有着小镇。
各种附属设施堪称齐全。
别说那些行商了。
就算是方默和贾诩这种临时起意泛舟湘江的游客,也不会因为忘了携带食物而饿到。
甚至如果愿意,还可以通过打工、题字、祭祀等方式兑换免费的餐食。
这餐食虽然不多,但足以饱腹。
关键是,这一路行来,湘水不但没有任何
第120章 请贾诩游太平[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