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商人入住其中。
渐渐地,他们的产业也在转移。
其实也不是没人担心太平道会失败。
但是目前来看,太平道的确已经做大。
而且关键是,太平道对于商人的扶持是肉眼可见的。
有些世家一边和太平道做生意,一边暗地里骂太平军愚蠢。
因为大汉早就发现了商人的作用。
但自古以来,秦汉也好,之前的春秋战国也罢,都对于商人严防死守,甚至对于商人各种打压。
为什么?不就是商人为了钱,连吊死他们的那根绳子都卖么?商人根本没有任何道德底线,无国无君无父无臣。
这种人怎么能扶持呢?可实际上,他们这些世家大族,哪一家不做生意?哪一家不垄断着当地一个或者多个行业?他们做得,太平道就做不得?
笑死,只是双标而已。
趁着太平道和董卓军对峙。
另一边三郡对于太平道的颠覆行动也在进行。
然而就在三郡士兵集结在一起,准备朝着太平道进攻的时候……
“轰!轰!轰!”
一连串的炮火轰鸣声响起。
三郡两万多士兵立刻死伤大半。
所有人都惊恐地看着突然间飘荡起来的太平道黄巾军军旗,脸色大变。
稍加反抗之后,直接溃败。
两万多士兵就这样死的死、逃的逃,最后就剩下了三郡亲兵,簇拥着一些世家的领头人仓皇逃跑。
张梁只是冷笑一声,竟然直接带人走了!
等到三郡门阀世家的领头人盘点自己的人手时,一个个脸色都变得极其难看。
三郡两万多人,最终活着回到三郡境内的,不会超过2000人。
实际上被炮火轰死的也就几百人而已。
大部分人,都跑了。
为什么?跟着回去,难道还要背锅么?
而且实际上三郡的将士们,上上下下早就想要前去太平道,想要去黄巾军了。
只是碍于自己家人或者其他原因无法离开而已。
如今有着这样一个良好的机会,此时不跑,更待何时?至于说家人……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只要自己还活着。
只要黄巾军不是杀人成性,随便屠城的混蛋,到时候还可以和自己的家人团聚。
可如果他们现在还留下。
那未来必死。
谁也不愿意去给这些迟早被黄巾军拿下的地区势力当什么填线宝宝。
而且关键是,太平道救治被抽干气血的九江郡百姓的消息,此时还在扬州境内流传。
谁不知道太平道和以往的那些世家门阀,大汉朝廷不一样?也就是太平道本身是道教组织,否则百姓们早就山呼万岁了。
就算退一万步来说,太平道也从来没有进行过屠城。
明明当时刚刚进入丹阳郡的时候,他们如果进行屠城,是最方便,最快捷的方式。
可最终不但打地主、分田地,还生产出大量粮食,让境内百姓安居乐业,吃饱肚皮!
尤其是吃饱肚皮!
此时此刻,大汉遭遇的天灾仍旧继续。
除去丹阳、九江和吴郡之外的其他地区,都是天灾不断。
可太平道境内呢?据说粮食多到都开始出售了。
更有人信誓旦旦的传说。
太平道治下的粮食,已经多到全部治下的人吃十年了!
那么多的粮食,太平道治下不但没有囤货居奇,反而还放出粮食抑制物价。
别的地方的百姓,因为世家门阀连饭都吃不上的时候。
太平道境内的百姓一个个朝气蓬勃,一个个肠肥肚圆。
谁看了不是羡慕?
腻乎乎的肥肉这种在现代社会不屑一顾的东西,在古代可是实打实的好东西!
尤其是太平道境内有一条奇葩的法律。
每名生育子女的女性,在生产之后的一个月时间内,禁止从事体力劳动,并且还会获得每日荤素搭配的营养套餐。
由专人登门看着产妇吃下去之后,才会离开。
一开始,这种情况的确引起了一些争议。
不过随着产妇一个月的月子过后,身强体健,气血充盈之后,那些质疑声直接消失。
不过方少天师竟然还多了一个被人打趣的外号。
“产妇之友”。
一时之间,也算是让人忍俊不禁了。
方默倒是挺喜欢这个称呼的。
因为那意味着一个个鲜活的生命。
在太平道境内,是禁止遗弃、溺毙孩子的。
轻则罚款,重则分家,全家流放。
分家为何与全家流放放在一起?一般来说,溺毙孩子的都是父母辈或者村子里的长辈下的命令。
所以只要分家之后,就会直接远离这些人。
全家流放的这种,就是那些父母不是什么好东西的了。所以这种情况也就不意外了。
而那两千人,可以说只剩下那些势力的亲兵了。
那些亲兵,基本上都是从小好吃好喝培养出来的死士。
这才抵抗住了诱惑。
否则只会全部都跑光。
第109章 “产妇之友”方少天师[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