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74章 EDA的“秘密武器”[2/2页]

国芯崛起:从香江到硅谷 代码潮汐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优化
  “当软硬件架构确定,进入具体的设计实现阶段后,我们的EDA平台将继续扮演‘粘合剂和‘加速器的角色。”
  “软件团队在开发‘北辰OS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平台提供的嵌入式软件性能分析工具(这部分可能还需要进一步开发和集成),实时监控OS内核、驱动、关键应用在‘天枢硬件模型(可能是RTL级仿真模型,或基于FPGA的原型验证平台)上的运行情况,精确识别出性能瓶颈或功耗热点。”
  “然后,他们不再需要像传统模式那样,仅仅是给硬件团队提一个模糊的需求,而是可以直接将存在瓶颈的软件函数(比如某个图像处理算法、或者一段加解密代码),连同性能分析报告一起,‘扔给硬件团队!”
  “硬件团队则可以利用‘女娲的高层次综合(HLS)能力,或者‘盘古的IP复用和集成能力,快速地将这些软件瓶颈转化为高效的、低功耗的专用硬件加速单元(Hardware
  Accelerator),集成到‘天枢SoC的下一版设计中!”
  “反过来,硬件团队在完成设计后,也可以利用‘盘古的功耗分析和时序分析工具,生成一份详细的‘硬件特性报告,告诉软件团队芯片上哪些模块是‘电老虎,哪些接口对时序特别敏感,哪些低功耗模式应该在什么场景下使用等等。”
  “软件团队(尤其是OS内核和驱动开发者)就可以根据这份报告,编写出**更‘懂硬件、更‘智能**的代码!比如,设计出更精细化的DVFS策略,或者在驱动中加入对硬件特定状态的优化处理。”
  “这种双向的、基于精确数据反馈的、快速迭代的软硬件协同优化,将是我们在性能和功耗上碾压竞争对手的关键所在!”
  三、
  从“漫长等待”到“早期验证”:统一的仿真与验证平台
  “最后,也是我们相对于竞争对手最大的优势之一,”李志远的眼中闪烁着自豪,“我们的EDA平台将提供一个覆盖软硬件全流程的、高度统一的仿真与验证环境!”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小张的OS团队,不再需要苦苦等待‘天枢芯片样品出来,才能开始真正的硬件联调!他们可以在硬件团队完成RTL设计、甚至在设计过程中,就在我们的**高性能硬件仿真加速器(Emulator)或者基于FPGA的原型验证平台(Prototyping
  Platform)**上,运行真实的‘北辰OS内核、驱动程序、甚至应用程序!”
  “这意味着,那些最令人头疼的、隐藏在软硬件交互深处的Bug,可以在**设计的极早期就被发现和修复!**而不是等到芯片流片回来、产品即将上市时才爆发出来,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这意味着,整个产品的开发周期,将被**极大地缩短!**我们可以用更快的速度,将林总的那些‘未来构想变为现实!”
  李志远虽然语速不快,但他的每一句话,都如同重锤般敲击在在场工程师的心坎上!他所描绘的这种基于自研EDA平台的、前所未有的软硬件协同开发模式,清晰地展示了启明芯实现“北辰”计划的独特路径和强大底气!
  这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优势,这是一种研发模式的革命!是一种降维打击!
  “我明白了!”陈家俊激动地站了起来,“有了这套平台,我们硬件和软件团队就不再是‘两张皮了!我们可以真正地像一个团队一样思考和战斗!硬件可以更好地服务于软件需求,软件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硬件潜能!这效率……这潜力……简直不可想象!”
  小张也兴奋地补充道:“没错!如果真的能做到这种程度的早期协同验证,我们开发和迭代‘北辰OS的速度,绝对能比竞争对手快上一倍不止!而且质量会高得多!”
  林轩微笑着看着这一切。这就是他一直以来坚持投入巨资研发EDA的真正目的!“盘古”和“女娲”,不仅仅是为了提升芯片设计的效率,更是为了在未来更宏大、更复杂的系统级竞争中,为启明芯打造出最坚固的护城河和最锐利的进攻武器!
  EDA这件“秘密武器”的亮出,彻底打消了团队关于技术可行性和时间压力的最后一丝疑虑。所有人心中都充满了前所未有的信心和力量。他们知道,启明芯所走的,是一条与众不同的、技术壁垒极高的道路。而这条道路,正是通往胜利的捷径!

第174章 EDA的“秘密武器”[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