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林轩将那幅宏伟的、旨在打造“北辰”软硬生态帝国的蓝图,完整而清晰地展现在启明芯核心决策层面前时,会议室里的气氛达到了顶点。震撼、激动、热血沸腾……种种情绪交织在一起。初步的共识似乎已经达成,所有人都被这个能够“定义未来”的梦想所点燃。
然而,短暂的激情过后,冷静的思考和潜藏的疑虑如同潮水般再次涌现。毕竟,这不仅仅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梦想,更是一个关系到公司生死存亡、需要投入天文数字资源、并且要与全球最顶级科技巨头(现有和潜在的)正面硬撼的战略决策。
第一个提出更深层次质疑的,出人意料,是负责基带研发的张建华。这位一向以技术扎实、行事稳健着称的通信专家,在最初的激动平复后,眉头紧锁地开口了:
“林总,您的战略构想确实非常宏大,技术路线图也相当清晰。但是,我们似乎忽略了一个最根本的问题——市场真的会接受一个全新的、来自启明芯的移动操作系统吗?”
他的话像一盆冷水,让刚刚有些头脑发热的众人瞬间冷静下来。
“我的意思是,”张建华继续说道,语气非常诚恳,“诺基亚为什么是老大?不仅仅是因为他们的手机做得好,更因为Symbian平台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积累了相当数量的应用和用户习惯。微软的Windows
Mobile背后,是强大的微软品牌和企业级市场的惯性。我们启明芯,在芯片领域确实很强,但在操作系统和软件生态方面,我们没有任何品牌认知度,用户凭什么放弃熟悉的Symbian或WM,来选择一个全新的、前途未卜的‘北辰OS?”
“没错!”黄耀龙立刻抓住这个话头,他作为市场负责人,对这个问题感受最深,“老张说得对!技术领先是一回事,市场接受是另一回事!我们自己做手机,谁来买?我们搞应用商店,开发者凭什么相信我们能成功?万一我们投入了百亿美元,搞了三五年,结果市场不认,开发者不来,那我们启明芯就彻底完了!这风险太大了!”
他看了一眼视频会议屏幕上的弗兰克·穆勒和马克·安德erson:“Frank,Mark,你们在欧洲和北美市场一线,你们觉得,我们现在放弃诺基亚和摩托罗拉,转而去推广一个全新的、没人听过的‘北辰系统,现实吗?”
弗兰克·穆勒沉吟了一下,谨慎地说道:“Lin描绘的愿景非常吸引人。但Huang的担忧也是现实。欧洲市场相对保守,诺基亚的品牌忠诚度非常高。想要让他们放弃Symbian,转投一个新平台,除非我们的产品体验真的能够做到碾压性的领先,并且有足够强大的市场推广和渠道支持。难度非常非常大。”
马克·安德erson则更直接:“北美市场虽然相对开放一些,但运营商的话语权很大。他们更倾向于与成熟、可靠的平台合作。我们推广‘北辰,不仅要说服消费者,更要说服ATT、Verizon这些巨头。而且,别忘了微软在美国的影响力,他们绝不会坐视我们抢夺Windows
Mobile的市场。”
硬件负责人陈家俊也再次表达了他的顾虑:“林总,就算我们技术上能实现,市场上也能推广,但时间呢?您说三年内发布‘北辰1.0和‘创世手机。这太…太激进了!操作系统和芯片不一样,它需要更长时间的测试、打磨和生态培育。三年时间,我担心我们只能拿出一个半成品,到时候非但不能惊艳市场,反而会因为各种Bug和体验问题,毁掉我们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口碑!”
一时间,会议室里的气氛再次变得紧张起来。质疑声、担忧声此起彼伏。刚刚被点燃的激情火焰,似乎随时可能被现实的冰水浇灭。
林轩静静地听着,没有反驳,也没有生气。他知道,这些质疑都是合理且必要的。如果一个如此重大的战略决策,在核心团队内部都无法经过充分的辩论和挑战,那才是最危险的。
等大家的质疑声稍稍平息,林轩才缓缓开口,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自信:
“大家的担忧,我都理解。市场接受度、生态建设难度、时间压力……这些都是我们必须正视的挑战。但是,”他话锋一转,目光锐利地扫过每一个人,“我想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我们现在选择‘容易的路,就能保证未来一定安全吗
第170章 第一次激烈交锋[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