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68章 现有平台的“原罪”[2/2页]

国芯崛起:从香江到硅谷 代码潮汐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Windows
  Mobile的设计理念,本质上是将桌面Windows系统强行塞进手机里。其界面交互逻辑、资源管理方式、甚至很多底层API,都带有浓厚的桌面系统烙印,对于小屏幕、触摸(早期主要是电阻屏单点触摸)和移动网络环境,适应性很差,用户体验往往臃肿、卡顿、不直观。”
  “功耗控制糟糕:
  Windows
  Mobile的内核和架构并没有针对移动设备的低功耗需求进行深度优化,导致搭载WM系统的手机普遍存在续航时间短的致命弱点,这与我们‘蜂鸟追求极致低功耗的设计理念背道而驰。”
  “硬件要求高,成本难降:
  由于其相对庞大的系统内核和资源消耗,WM系统对手机的硬件配置(CPU主频、内存容量)要求较高,这使得搭载WM系统的手机成本很难降下来,难以在中低端市场普及。”
  “生态碎片化与版本混乱:
  微软试图通过提供不同的版本(Pocket
  PC,
  Smartphone)来适应不同形态的设备,但反而造成了生态的碎片化和版本的混乱,开发者需要为不同版本进行适配,用户体验也难以统一。”
  林轩的分析,让在场的工程师们想起了市面上那些运行缓慢、操作繁琐、需要频繁更换电池的早期WM手机,再次认同地点头。
  随后,林轩又简要点评了其他几个当时或曾经存在的移动平台:
  “Palm
  OS:
  曾经的PDA王者,以其简洁高效着称。但其早期架构过于陈旧(单任务、内存管理原始),难以适应日益复杂的智能手机需求,虽然推出了后续版本(如Garnet
  OS),但已显颓势,生态也在萎缩。”
  “Linux的早期移动尝试:
  当时已经有一些基于Linux内核的移动平台探索,比如摩托罗拉曾经尝试过的基于Linux的手机(如A780),还有一些开源社区项目(如Openmoko)。它们展现了Linux的开放性和灵活性潜力,但普遍存在驱动不完善、功耗控制差、用户体验粗糙、缺乏统一标准和强大商业推动者等问题,尚未形成气候。”
  “至于摩托罗拉自家的P2K平台,”林轩看向马克·安德森,“Mark你更了解,它本质上还是一个功能手机时代的封闭平台,虽然也在不断增加新功能,但其底层架构的局限性决定了它不可能真正进化到我们所设想的智能手机时代。”
  安德森苦笑着点了点头,表示认同。
  一轮分析下来,结论已经非常清晰。
  “大家看到了吗?”林轩放下笔,环视众人,“当时市场上所有的主流移动平台,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根本性缺陷!它们要么诞生于硬件资源极其匮乏的旧时代,背负着沉重的历史包袱;要么是桌面巨头试图将旧有成功模式强行嫁接到移动端的‘怪胎;要么是虽然方向正确但力量弱小、不成体系的早期探索者。”
  “它们没有一个,是真正为即将到来的、以‘大屏触控、高速网络、海量应用、云计算为特征的移动互联网时代而生的!”
  “这就是它们的‘原罪!也是它们注定要被颠覆的命运!”
  “而我们启明芯,现在正站在一个绝佳的历史节点上!”林轩的声音再次提高,充满了力量,“我们拥有了定义下一代移动硬件核心(天枢SoC)的能力!我们拥有了加速软硬件协同设计的利器(EDA工具)!我们拥有了充裕的资金和全球顶尖的人才!我们更拥有了……对未来的清晰洞见!”
  “我们完全有机会,也有能力,打造出一个全新的、没有历史包袱、真正面向未来的移动操作系统——‘北辰!一个能够完美释放我们硬件潜能、能够提供极致用户体验、能够吸引全球开发者共同繁荣的伟大平台!”
  “这,才是我们启明芯应该选择的道路!这,才是能够让我们从‘打工皇帝真正蜕变为‘行业领袖的唯一途径!”
  林轩的这番系统性、前瞻性、且极具煽动性的分析,如同一道闪电,彻底劈开了笼罩在众人心头的迷雾!他们终于清晰地看到了现有平台的“不堪”和未来新平台的巨大机遇!
  之前那些关于风险、关于难度、关于得罪客户的顾虑,在“重新定义未来”这样宏大而激动人心的愿景面前,似乎都变得不再那么重要了。
  一种前所未有的使命感和创业激情,开始在会议室里重新燃烧起来!

第168章 现有平台的“原罪”[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