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50章 “蜂鸟”归巢,初步惊艳[2/2页]

国芯崛起:从香江到硅谷 代码潮汐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个极低的、只有几百微安的数值上!
  “静态电流正常!远低于设计最大值!”负责电源监控的工程师惊喜地喊道。
  “呼……”人群中响起一片如释重负的吐气声。至少,这颗芯片没有在上电瞬间就“烧掉”,这已经是成功的第一步!
  “尝试通过JTAG读取Device
  ID!”陈家俊立刻下达下一步指令。
  调试工程师在电脑上敲下命令。片刻之后,JTAG调试软件的控制台窗口中,清晰地返回了一串预设好的、独一无二的16进制ID编码!
  “Device
  ID读取成功!JTAG通信完全正常!”
  “好!”陈家俊握紧了拳头!这意味着芯片内部最基本的逻辑电路、时钟和复位系统、以及调试接口,都按照预期工作了!
  “加载Level
  0诊断程序,测试ARM内核和内存接口!”指令继续下达。
  一个极其精简的、只包含最基本硬件初始化和内存测试功能的诊断程序,开始通过JTAG接口被加载到芯片内部可能存在的少量SRAM或者直接加载到外部连接的SDRAM中。
  片刻之后,调试控制台上开始滚动输出信息:
  “ARM946ES
  Core
  Booting…”
  “Cache
  Initialization
  OK…”
  “SDRAM
  Controller
  Initialized.
  Size:
  32MB.
  Speed:
  100MHz.”
  “Running
  Memory
  Pattern
  Test
  (Walking
  Ones)…”
  “Memory
  Test
  Passed!”
  “Running
  Memory
  Bandwidth
  Test…”
  “Read
  Bandwidth:
  XXX
  MB/s.
  Write
  Bandwidth:
  XXX
  MB/s.”
  “ARM核启动正常!内存控制器工作正常!读写测试通过!”负责调试的工程师兴奋地大声报告,甚至激动地拍了一下桌子!
  成功了!“蜂鸟一号”的核心“大脑”和“血液循环系统”被成功唤醒了!这标志着整个芯片设计中最复杂、也最关键的数字核心部分,没有出现致命的设计或制造缺陷!
  实验室里爆发出了一阵压抑不住的欢呼和掌声!陈家俊和顾维钧激动地互相击掌!张建华、小张、张伟这些负责关键模块的工程师们,脸上也洋溢着难以言喻的喜悦和自豪!
  林轩看着眼前这激动人心的一幕,脸上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走到测试台前,仔细地查看了一下示波器上捕捉到的SDRAM读写波形和电源监控仪表上的动态电流曲线。
  “功耗控制得非常好,”他指着电流曲线对顾维钧和老王说,“即使在内存带宽测试这种高负载情况下,峰值电流也比我们最初的保守估计要低不少。你们在电源管理单元(PMU)和低功耗设计上的优化,效果显着!”
  顾维钧点点头,脸上也带着一丝得意:“是啊,这次我们采用了最新的‘自适应电压调节(Adaptive
  Voltage
  Scaling,
  AVS)和更精细的电源门控技术,看来效果确实不错。”
  “ARM内核的频率和性能表现也符合预期,”林轩又转向陈家俊和小张,“这为我们后续运行复杂的操作系统(如塞班)和应用程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因为初步成功而略显放松的众人,语气重新变得沉稳:“但是,大家不要高兴得太早。‘蜂鸟能不能真正起飞,关键还在于它的‘翅膀和‘歌喉——也就是基带通信能力和多媒体处理能力。接下来的测试,才是真正的硬仗!”
  他指向那台连接着网络模拟器的基带测试仪:“张工,下一步,重点测试基带物理层和协议栈!我要尽快看到第一次成功的GSM语音通话和GPRS数据连接!”
  他又看向小张:“多媒体引擎那边,同步开始进行MP3/AMR解码、JPEG显示、以及‘灵猴GPU的图形加速能力测试!确保所有指标都达到设计要求!”
  “是!林总!”张建华和小张齐声应道,立刻开始部署下一步的测试计划。
  实验室里的气氛,再次从短暂的庆祝转向了紧张而有序的工作状态。虽然初步的成功极大地鼓舞了士气,但所有人都知道,“蜂鸟”的征途才刚刚开始。它能否真正成为撼动功能手机市场格局的“杀手锏”,能否为启明芯赢得诺基亚等巨头的最终认可,还有赖于接下来更全面、更严苛的性能和稳定性验证。
  但无论如何,“蜂鸟”已经成功归巢,并初步展现了其惊艳的潜力。这颗凝聚了启明芯最高技术水平和未来野望的芯片,正准备在这间位于深圳的先进实验室里,接受最后的淬炼,最终磨砺成一把足以刺破行业壁垒、开创移动新纪元的锋利之剑!林轩望着那颗在测试板上安静运行的芯片,眼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无限期待。

第150章 “蜂鸟”归巢,初步惊艳[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