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技术壁垒、提升研发效率、最终在成本和性能上超越竞争对手的关键所在。‘盘古和‘女娲在内部项目中的成功应用,已经初步证明了这条道路的正确性。虽然短期内它不直接产生收入,但它能让我们更快、更好地设计出像‘蜂鸟这样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这本身就是巨大的回报。”
她接着说:“至于‘夸父项目,林总将其定位为公司未来十年的核心技术储备。它的目标是瞄准计算架构的制高点。我们认为,对于一家立志成为全球领导者的科技公司而言,这种对基础核心技术的长期投入是必须的,也是值得的。当然,我们也会在项目进展的关键节点,向董事会汇报评估结果,并适时调整策略。”
李泽的代表霍建宁则从另一个角度提出了问题:“林总,启明芯在深圳建立了如此大规模的研发中心,并且在大力拓展中国大陆的DVD市场,这非常好。但我们更关心的是,启明芯如何进一步融入中国的产业链?比如,在芯片制造、封装测试、甚至下游应用方面,是否有与国内企业(包括长江系可能投资的企业)进行更深度合作的计划?这不仅能降低成本,也能更好地巩固我们在大陆市场的根基。”
这个问题反映了战略投资方对产业协同和本土化发展的重视。
林轩回答道:“霍先生,您提的这一点非常重要。‘扎根中国,服务全球是我们坚定不移的战略。深圳研发中心的启用只是第一步。我们正在积极评估与国内领先的封测厂(如长电科技、通富微电的早期雏形)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关系。在制造方面,虽然目前最先进的工艺仍需依赖台积电,但我们也在与中芯国际(SMIC)等国内晶圆厂保持接触,探讨在成熟工艺节点上进行合作的可能性。至于下游应用,我们与步步高、TCL等伙伴的合作一直非常愉快,未来在功能手机、数字电视等领域,合作空间会更大。”
远景基金的范·霍滕则更关注全球化布局和风险:“启明芯目前在北美、欧洲和亚洲都有布局,这是好事。但如何有效地管理一个跨文化、跨时区的全球化团队?如何应对不同市场的法规、文化差异带来的挑战?尤其是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我们在全球扩张的同时,如何避免再次陷入类似MP3专利战那样的困境?”
这个问题触及了公司快速扩张后面临的管理和风险控制难题。
赵晴鸢再次接过话头,详细介绍了公司在建立全球统一的财务、法务、HR管理体系方面的举措,以及正在构建的、由张晚晴协助指导的全球知识产权战略和风险预警机制。她强调,公司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始终将风险控制放在重要位置。
讨论一个接一个,气氛虽然总体友好,但也充满了智慧的交锋和不同立场、不同视角的碰撞。投资者们在肯定启明芯取得的巨大成就的同时,也毫不掩饰他们对投资回报、风险控制、战略协同等方面的关切和期望。他们用自己丰富的经验和敏锐的商业嗅觉,不断地向管理层提出挑战性的问题,迫使林轩和赵晴鸢思考得更深入、更全面。
林轩和赵晴鸢则展现出了高超的沟通技巧和对公司战略的坚定自信。林轩负责把握方向、描绘蓝图、点燃激情;赵晴鸢则负责提供数据支撑、解释运营细节、管理各方预期。两人配合默契,既坚持了公司的核心战略和长期愿景,也充分回应了董事们的关切,努力在“加速快跑”和“行稳致远”之间寻找到最佳的平衡点。
独立董事张晚晴在关键时刻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她能跳出管理层和投资方的具体利益诉求,从更客观、更专业的角度提供独立的见解和建议,帮助双方建立互信、弥合分歧。
会议持续了整整一个上午。最终,董事会批准了公司下一阶段的预算和主要项目计划,但也明确要求管理层在下一次董事会上,需要就EDA项目的量化效益、移动芯片项目的具体客户突破进展、以及长期研发投入的风险评估等方面,提供更清晰的报告和数据。
会议结束后,林轩和赵晴鸢并肩站在会议室巨大的落地窗前,望着窗外繁忙的维多利亚港。
“感觉到了吗?压力来了。”林轩轻声说道。
“意料之中。”赵晴鸢的表情依旧平静,“资本从来都不是慈善家。他们给了我们翅膀,但也希望我们飞得更高、更快、更稳。适度的压力,对公司来说未必是坏事,它能让我们保持清醒,避免盲目扩张。”
“你说得对。”林轩点了点头,“但我们必须守住底线。尤其是在核心技术研发上的长期投入,绝不能因为短期的财务压力而动摇。这是我们未来的命根子。”
“放心吧。”赵晴鸢看着他,眼中充满了信任,“董事会的工作,交给我。我会用数据和事实说服他们,为你的‘星辰大海争取到足够的‘粮草。你只需要继续掌好舵,看准方向。”
林轩微笑着握了握她的手。与资本共舞,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需要智慧、需要技巧、更需要定力。幸运的是,他有赵晴鸢这样一位既懂资本运作、又与他心意相通的“贤内助”。
董事会的“耐心”是有限的,而“压力”则是持续的。启明芯这艘高速航行的巨轮,不仅要在技术和市场的惊涛骇浪中奋勇前行,还需要在资本的注视下,走出一条既能实现短期价值、又能支撑长远梦想的独特航路。这无疑是对林轩和赵晴鸢这对搭档智慧与能力的又一次严峻考验。
第148章 资本的“耐心”与“压力”[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