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85章 市场涟漪,意向订单初现[2/2页]

国芯崛起:从香江到硅谷 代码潮汐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陆市场开拓工作,虽然依旧繁忙,但变得更加有条不紊,效率也大大提高。
  好消息接踵而至。
  经过近一个月的内部严格评估和整机测试,对“龙芯一号”性能和稳定性都非常满意的步步高,率先抛来了橄榄枝。他们与启明芯签订了一份总数高达五万片的芯片采购意向书(LOI),并支付了一笔可观的预付款,用于锁定未来三个月的产能。合同中还明确提出,双方将在下一代产品上进行更深度的技术合作。这份来自行业巨头的实质性订单,如同给“龙芯一号”打上了一个权威的“认证标签”,极大地增强了其他厂商的信心。
  紧随其后,万燕集团虽然决策流程稍慢,但也很快批准了与启明芯的首期合作计划,签订了一份三万片的采购合同,并表示将把“龙芯一号”作为其下一代主力量产DVD机型的核心芯片。
  新科、爱多、厦新等几家二线主力厂商,在看到万燕和步步高的动作后,也纷纷加快了决策速度,陆续与启明芯签订了数千到上万片不等的样品订单或小批量试产合同。
  甚至一些原本专注于出口市场、对国内市场并不太了解的港台DVD代工厂,也通过各种渠道找到了启明芯,希望能够获得“龙芯一号”的供货,以便为他们的海外客户提供更具性价比的“中国芯”解决方案。
  短短一两个月内,启明芯手中积累的“龙芯一号”意向订单和明确合同的总量,就已经突破了十万片大关!这个数字虽然还无法与Pioneer
  MP3播放器的全球销量相比,但考虑到DVD芯片的单价更高,且主要集中在中国大陆这个潜力巨大的新兴市场,其战略意义和未来的盈利空间,同样不可估量。
  这些来自市场的积极信号,如同强心针一般,迅速传递回了香港总部。
  整个公司士气高涨。工程师们为自己的心血结晶得到市场认可而备受鼓舞,工作热情更加高涨。“龙芯”团队加班加点地完善着量产前的最后准备工作,FAE团队则频繁往返于香港和内地各大城市之间,为客户提供着紧密的技术支持。
  赵晴鸢的财务部门则开始忙碌起来。一方面,要将这些意向订单转化为更精确的收入预测,更新公司的财务模型,为即将正式启动的A轮融资路演准备更亮眼的“弹药”;另一方面,也要根据这些订单,与三星等代工厂协调更具体的产能排期和物料准备,确保芯片能够按时、保质、保量地交付到客户手中。她甚至开始考虑,是否需要在深圳设立一个专门的物流仓储和技术支持分中心,以更好地服务大陆客户,提高响应速度。
  林轩对于“龙芯一号”在大陆市场的初步成功,并不感到意外。这一切,都在他前世的记忆和今生的战略规划之中。他知道,凭借着“龙芯一号”在性能、成本、特别是“中国特色”纠错能力上的巨大优势,以及当时国内DVD市场即将迎来的爆发式增长(部分原因也是因为核心芯片成本的下降),启明芯几乎是注定要在这个领域取得成功的。
  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沾沾自喜。他提醒黄耀龙和团队,越是市场火爆的时候,越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严把质量关,做好客户服务,兑现每一个承诺。口碑的建立,远比抢一时的订单更重要。
  同时,他也将更多的精力,重新投入到了另一个同样关键的战场——“启明二号”MP3
  SoC。
  “龙芯一号”的市场验证成功,不仅为公司带来了新的增长希望,更重要的是,它为主力产品线“启明二号”的最终冲刺,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和更充足的资源。
  双线作战,初显峥嵘。启明芯这艘战舰,在MP3和DVD这两大引擎的驱动下,正以更加强劲的姿态,驶向那片波澜壮阔的“芯辰大海”。
  而下一章节的焦点,将再次回到那颗承载着巩固霸主地位期望的“凤凰之心”——“启明二号”的最终冲刺与涅盘。

第85章 市场涟漪,意向订单初现[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