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80章 加速冲刺 - “启明二号”剑指 Tape-out[2/2页]

国芯崛起:从香江到硅谷 代码潮汐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研”“用”结合的模式,不仅加速了“启明二号”的设计进程,也让“盘古”在实战中得到了快速的成长。
  张伟点点头,熟练地启动了“盘古”引擎,针对那条顽固的关键路径,进行了一次局部优化。半个小时后,新的时序报告出来了——违例消失了!时序裕量变成了正的0.05纳秒!
  “搞定!”张伟兴奋地喊了一声,引来了周围同事羡慕的目光。自研EDA工具带来的效率提升,已经开始让这些一线工程师们切身体会到了甜头。
  除了设计本身的挑战,最终的物理验证环节更是不能有丝毫马虎。DRC(设计规则检查)要确保版图符合代工厂(他们最终选择了台积电的0.35微米CMOS工艺)的所有物理制造规则,哪怕是一个细微的线条宽度或间距错误,都可能导致芯片无法生产。LVS(版图与原理图一致性检查)则要确保最终生成的物理版图,与最初设计的电路原理图在电气连接上完全一致,否则芯片的功能就会出错。这些验证工作需要消耗海量的计算资源,运行时间通常以天计算。
  时间一天天过去,距离项目启动时定下的六个月Tapeout目标越来越近。团队的压力也越来越大。林轩几乎每天都会到研发中心来,了解最新的进展,帮助解决关键的技术难题,给大家加油打气。赵晴鸢也多次代表管理层前来慰问,送来了咖啡、夜宵和鼓励。
  终于,在距离目标日期还有三天的时候,最后一个关键的验证节点——全芯片LVS检查——顺利通过!
  “过了!LVS过了!”负责物理验证的工程师一声呐喊,瞬间点燃了整个办公室!
  所有人都欢呼起来,击掌相庆,拥抱在一起。连续数周甚至数月紧绷的神经,在这一刻终于得到了释放。这意味着,“启明二号”的设计,在经历了无数挑战和艰辛之后,终于在技术层面上,达到了可以送去制造的状态!
  陈家俊激动地向林轩汇报了这个消息。
  林轩也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但他很快冷静下来,问道:“所有的签核(Signoff)检查清单都确认了吗?时序、功耗、DRC、LVS、天线效应(Antenna
  Effect)……所有报告都最终复核无误?”
  “是的,林生!”陈家俊肯定地回答,“我和各个模块的负责人以及验证团队,逐项进行了最终确认。所有指标都满足设计要求,风险评估也认为达到了可接受的Tapeout标准。”
  “好!”林轩点点头,“那就准备提交GDSII文件(芯片设计的最终版图数据格式)吧!”
  Tapeout!这个芯片设计行业中最激动人心的词语,终于要变成现实了!这意味着,凝聚了数百名工程师心血的设计成果,将要转化为真实的物理芯片!
  做出Tapeout的决定,对林轩来说,既是喜悦,也意味着巨大的风险。一次流片的费用,在0.35微米工艺下,包括掩膜(Mask)制作、晶圆制造和初期测试,至少需要上百万美元!如果芯片设计存在未被发现的致命缺陷,导致流片失败,那不仅仅是损失金钱,更会严重拖累产品上市时间,甚至可能让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错失良机。
  但林轩对“启明二号”充满了信心。这不仅仅是因为团队的努力和技术的进步,更因为他对这款芯片所承载的技术优势和市场潜力的深刻理解。他相信,“启明二号”一旦成功量产,必将再次掀起MP3市场的新浪潮,将启明芯的领先地位,推向一个新的高峰。
  当陈家俊将加密后的GDSII设计数据,通过专线正式传送给台积电的那一刻,整个启明芯总部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声。许多工程师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启明二号”,这只承载着无数期望的“凤凰”,终于完成了涅盘前的最后冲刺,即将浴火,飞向那片广阔的天空!
  而现在,他们能做的,就是耐心等待。等待几个月后,那第一批从台积电生产线上走下来的硅片,能否带来他们期望的惊喜。

第80章 加速冲刺 - “启明二号”剑指 Tape-out[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