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41章 拨云见日,未来蓝图惊四座[2/2页]

国芯崛起:从香江到硅谷 代码潮汐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现在的分析师报告?恕我直言,他们是用马车的思维去理解即将到来的汽车时代。我可以非常肯定地告诉您,五年之内,全球MP3播放器的年出货量将突破千万台,十年之内,这个数字将轻松过亿!它所撬动的,将是一个包括硬件、软件、内容分发在内的千亿美金级别的数字音乐生态系统!而我们,现在就站在这条黄金赛道的起点!”
  他的语气充满了不容置疑的权威感,仿佛他亲眼见证过那个时代的到来。张晚晴的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了几分。她接触过无数创业者,听过无数宏大的市场预测,但从未有人能像林轩这样,将技术的演进、用户的心理、市场的爆发点结合得如此丝丝入扣,仿佛未来就在他眼前铺开。她脑海中那些关于CD、MD市场份额的分析报告,在林轩描绘的数字音乐浪潮面前,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第二,技术风险。”林轩的目光转向身边的技术团队,带着鼓励,也带着强大的自信,“‘启明一号的设计复杂,流片风险高,EDA投入大,这些都是事实。但是,张女士,真正的核心技术,从来都不是唾手可得的!正是因为难,它才能成为我们最坚固的护城河!”
  “关于‘启明一号的低功耗和高集成度,”他稍微停顿,似乎在斟酌用词,“我们并非沿用传统的设计思路。我个人在**‘超标量流水线中的预测执行与动态电压频率调整(DVFS)协同优化(他再次抛出一个组合式的、听起来极为前沿的术语)方面,有一些突破性的进展,我有九成把握,能在功耗和性能上达到一个让业界震惊的平衡点。至于流片,风险确实存在,但凭借我们即将建立的内部EDA验证流程**(他暗示EDA的作用),可以将风险降到最低。”
  “而EDA项目,”他的眼神变得更加深邃,“它看似‘远水,却是我们未来能够持续领先、发动‘维度打击的战略基石!我们不会像传统EDA公司那样追求大而全,我们会集中资源,首先突破物理布局和布线这个效率瓶颈。我们将利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那边一个刚刚起步的开源项目‘Magic(他虚构了一个接近真实的名字和背景)的底层架构,结合我掌握的一种基于**‘模拟退火与遗传算法混合优化(再次是高级术语)的核心引擎,目标是两年内**,在针对我们自己的芯片设计流程上,实现效率五倍以上的提升!这不仅能大大缩短我们的研发周期,降低成本,更能让我们在架构探索上拥有无与伦比的灵活性!这笔投入,是确保我们未来十年领先地位的最划算的投资!”
  林轩的语速不快,但每一个字都充满了技术上的穿透力。他并非空泛地谈论概念,而是点出了具体的方向、方法、甚至预期目标。张晚晴虽然不是纯粹的技术出身,但凭借多年的投资经验和对行业的了解,她能判断出,林轩所谈论的技术方向,至少在理念上,是极其先进的,甚至超前于目前硅谷巨头们公开的研发路线图!
  这年轻人……他到底是什么来头?他脑子里装的,真的是这个时代的东西吗?张晚晴感觉自己的认知边界正在被一次次地强行拓宽,一种混杂着震惊、疑虑和强烈好奇的情绪在她心中翻腾。

第41章 拨云见日,未来蓝图惊四座[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