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9章 资金的“渴”与“天使”的门[2/2页]

国芯崛起:从香江到硅谷 代码潮汐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脉和关系,确实也在接触一些潜在的投资渠道,概念远未成熟,尤其对于半导体这种需要长期巨额投入、技术门槛极高、市场不确定性大的产业,愿意下注的资本寥寥无几。所有人都更愿意投资那些模式清晰、短期内能看到回报的项目。
  眼看着账上的资金一天天减少,林轩甚至开始暗中盘算,是否要动用自己最后那点“储备”——利用前世记忆,去金融市场上进行一些高风险的短期投机,例如在外汇或者期货市场上博一把,来为公司“饮鸩止渴”,争取一点时间。但这终究是下下策,风险极大,一旦失手,后果不堪设想。
  就在林轩几乎要被逼到绝境,焦虑得夜不能寐的时候,一个意想不到的机会,如同黑夜中的一丝微光,悄然出现了。
  他曾经就读的香江大学电子工程系里,有一位看着他长大的老教授——陈启明教授,在学术界颇有声望,为人正直热心。陈教授一直很欣赏林轩的技术天赋和学习能力,对于他毕业后没有选择出国深造或进入大公司,而是选择自主创业,更是赞赏有加。在听说了林轩带领团队克服困难,成功交付了香港本土设计的第一款VCD
  SoC芯片(虽然过程曲折,利润微薄)之后,陈教授特意打来电话表示祝贺和鼓励。
  在电话中,林轩也隐晦地向这位亦师亦友的长辈透露了公司目前面临的资金困境和寻找投资的艰难。
  陈教授沉吟片刻,说道:“阿轩啊,你搞的这个芯片设计,确实是代表未来的方向,很有意义,但也确实烧钱。香港这边的资本环境,对你们这种初创科技公司确实不太友好。不过……”
  他话锋一转:“我最近认识了一位很特别的年轻律师,叫张晚晴。她可不简单,虽然是律师出身,但在投资界,特别是高科技领域的投融资和知识产权方面,眼光非常独到,名气很大。听说很多从硅谷回来的精英创业,都点名要找她做法律顾问和融资顾问。她不仅精通法律和商业规则,对前沿技术也有着超乎寻常的理解力。我感觉,她可能会对你做的事情感兴趣。”
  “这样吧,”陈教授热心地说,“我帮你搭个线,约个时间,你准备一下,好好和她聊聊。就算她不能直接投资,以她的人脉和专业眼光,说不定能给你一些有价值的建议,或者帮你对接一些真正懂行的风险投资机构(VC)。试试总没坏处。”
  “张晚晴?”
  林轩握着电话的手猛地一紧,心脏也随之加速跳动。
  这个名字!
  他在前世的记忆碎片中,似乎捕捉到过这个名字!好像在多年以后,这位张晚晴成为了亚洲科技投资界一位举足轻重的风云人物,以其精准的判断、犀利的风格和在多起重大科技公司投融资、并购案中的关键作用而闻名遐迩。难道……真的是她?
  如果真是那位未来的“投资女王”,那这次见面的意义就非同小可了!这可能不仅仅是一次融资的机会,更是一次与未来行业巨擘建立早期联系的契机!
  “好!太好了!谢谢您,陈教授!真的太感谢您了!”
  林轩压抑住内心的激动,连忙答应下来,语气中充满了感激,“我一定会好好准备,不会让您失望的!”
  放下电话,林轩立刻感到一股巨大的压力和动力袭来。无论对方是不是他记忆中的那个人,这都是目前他能抓住的最好,甚至可能是唯一的机会。他必须全力以赴,将芯启科技的价值和潜力,以最专业、最令人信服的方式展现出来。
  接下来的几天,林轩几乎将所有精力都投入到了准备工作中。他让黄耀龙整理出最详细、最真实的财务数据;让顾维钧和陈家俊分别准备了“启明一号”和“盘古”项目的技术亮点和进展报告;他自己则反复梳理公司的战略规划、市场分析、竞争优势和风险应对,一遍又一遍地演练着如何在短时间内清晰、准确、有力地阐述自己的愿景和需求。他甚至还去请教了郑家诚,了解了一些与顶级律师和投资人打交道的注意事项和礼仪。
  几天后,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林轩独自一人,再次来到了中环那片象征着财富与权力的摩天楼群。他走进了一家位于顶级写字楼高层的、装潢低调奢华的国际律师事务所(正是他之前咨询过的高伟绅,张晚晴显然已经在这里成为了重要成员)。
  在预约好的、可以俯瞰整个维多利亚港景色的高级会议室里,林轩见到了张晚晴。
  眼前的女子比他想象中更年轻,大约二十七八岁的年纪,比林轩稍大几岁。她穿着一身剪裁极其合体的烟灰色高级职业套装,内搭简洁的丝质白衬衫,衬托出玲珑有致的身材和优雅干练的气质。齐肩的短发打理得一丝不苟,露出光洁的额头和精致的五官。她的眼神明亮而锐利,带着一种洞察人心的审视意味,让人不敢有丝毫懈怠。她身上散发出的,是一种融合了法律人的严谨、商界精英的敏锐和女性特有的知性魅力的复杂气场。

第39章 资金的“渴”与“天使”的门[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