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5章 险渡难关,前路迢迢[2/2页]

国芯崛起:从香江到硅谷 代码潮汐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是后端设计和可制造性设计(DFM)方面,还需要加强。不能仅仅满足于功能仿真通过,必须在设计阶段就充分考虑工艺限制,提高设计的鲁棒性。”
  “第三,我们对供应链的依赖性太强,尤其是在制造环节。这次台积电愿意配合,下次呢?我们必须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关系,甚至考虑培养备选的代工厂。”
  “第四,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林轩加重了语气,“我们必须加快自主EDA工具的研发!只有掌握了核心的设计工具和方法学,我们才能真正建立起技术壁垒,摆脱对外部工具和经验的依赖,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他看向顾维钧和团队里的几个核心设计工程师:“‘启明零号的教训,要应用到我们下一款芯片‘启明一号的设计中去。同时,EDA工具的开发优先级要提到最高!我希望在半年内,我们的布局布线(Place
  Route)工具能有初步的成果!”
  众人神情一肃,都感受到了林轩的决心和对未来的规划。
  “最后,”
  林轩目光扫过众人,“这次虽然惊险,但也证明了我们的团队是一支能打硬仗的队伍!‘启明零号成功量产并交付,是我们芯启科技迈出的坚实一步。它证明了我们有能力设计、制造出合格的芯片。接下来,我们要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继续前进!”
  会议结束后,办公室里逐渐恢复了平静,但一种新的动力在悄然凝聚。这场危机像一次残酷的洗礼,让芯启科技这支年轻的团队更加成熟,也让林轩更加明确了未来的方向。
  虽然首战只是惨胜,利润微薄,甚至还背负着潜在的质量风险,但芯启科技毕竟活了下来。而且,通过这次与台积电的深度合作,芯启科技的技术实力也给对方留下了深刻印象,为未来的合作打下了基础。
  夜幕降临,林轩站在办公室窗前,眺望着香江璀璨的夜景。从一无所有到第一款芯片艰难问世,仅仅过去了几个月时间,却仿佛经历了好几年。前路依旧漫长,半导体行业的竞争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EDA、CPU/GPU架构、移动芯片浪潮……一个个更宏伟的目标还在等待着他去实现。
  他握紧了拳头,眼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斗志。香江的芯海争流,才刚刚拉开序幕。

第35章 险渡难关,前路迢迢[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