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3章 良率爬坡,曙光初现[2/2页]

国芯崛起:从香江到硅谷 代码潮汐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r/>  他立刻拨通了黄耀龙的电话:“老黄,好消息!台积电那边良率有突破了,最新试验批次达到了83%!你马上联系远大,告诉他们这个进展,就说我们已经找到了问题的关键,下一批到货的芯片质量将会有显着提升!稳住他们,给我们争取最后几天时间!”
  “真的吗?83%?太好了!”
  黄耀龙的声音也充满了惊喜和解脱,“我马上去沟通!林生,你们什么时候回来?”
  “我们处理完这边收尾的工作就尽快回去。让老顾那边也加把劲,把优化固件准备好,等芯片一到,立刻进行Final
  Test(最终测试)和烧录。”
  结束通话,林轩看着窗外新竹科学园区内穿梭的车流,心中感慨万千。这次良率爬坡的成功,固然有台积电配合的原因,但更关键的是他利用前世的经验,精准地指出了工艺改进的方向,大大缩短了试错的时间。这就是重生的优势,也是芯启科技未来能够立足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然而,他也很清楚,仅仅依靠这种“先知先觉”是远远不够的。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制造工艺的挑战层出不穷。芯启科技必须建立起自己的技术壁垒,尤其是在设计方法学和EDA工具上。
  “家俊,这次的事情也提醒我们,我们不能过度依赖代工厂的良率提升能力。在设计阶段,就要充分考虑Design
  for
  Manufacturability(DFM,可制造性设计)和Design
  for
  Yield(DFY,可良率设计)。这些都需要更强大的EDA工具来支持。”
  林轩若有所思地说道。
  陈家俊点点头:“是啊,林生。如果我们的仿真工具能更早地预测到这些潜在的工艺风险,我们就能在设计阶段规避掉很多问题。”
  林轩眼中闪过一丝光芒:“没错。所以,我们的EDA项目,必须加快进度了。那才是我们真正的护城河。”
  新竹的夕阳透过玻璃窗洒在两人身上,为这场惊心动魄的技术攻关暂时画上了一个逗号。虽然远大电子的最终交付危机尚未完全解除,但良率爬坡的成功,无疑为芯启科技注入了一剂强心针,也让林轩更加坚定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第33章 良率爬坡,曙光初现[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