块,或者在一个成熟的平台上做一些改进。但在芯启,您可以亲自操刀,定义和设计整个模拟前端和电源管理系统!您可以将您毕生的经验和最新的想法,毫无保留地应用到这颗芯片上,没有任何大公司的流程束缚和部门壁垒!”
顾维钧的目光,不自觉地被白板上的架构图吸引了。以他的专业眼光,自然能看出这个SoC架构的野心和技术难度。特别是林轩提出的几个关于低功耗电源管理和高信噪比音频处理的设计思路,相当新颖,甚至有些超前。这激起了他内心深处那份属于顶尖工程师的技术热情。
“林总,这个架构确实很有挑战性。”顾维钧的语气缓和了一些,但疑虑仍在,“不过,想法再好,也要能实现才行。贵公司的团队……能支撑起这么复杂的SoC设计吗?尤其是模拟部分,对设计经验和测试环境要求极高。”
“问得好!”林轩似乎早有准备,“家俊哥,麻烦你把我们‘麻雀
Rev
A的测试报告和Rev
B的初步仿真数据拿给顾博士看看。另外,把我们新买的那台安捷伦混合信号示波器和音频分析仪的资料也介绍一下。”
陈家俊立刻将准备好的资料递给顾维钧。当顾维钧看到Rev
A原型在功耗和音频指标上已经展现出的潜力,以及公司在核心测试设备上的投入(那台安捷伦设备价格不菲)时,眼神中的疑虑又消散了几分。
接着,林轩又向顾维钧介绍了芯启科技在EDA领域的布局和“追光者”STA工具取得的突破。“我们不仅设计芯片,我们还在开发自己的设计工具!我们相信,设计与工具的协同进化,才是未来芯片设计的核心竞争力!”
最后,林轩谈到了最实际的问题——待遇和发展。
“顾博士,我知道您之前的薪酬水平很高。芯启目前可能无法完全匹配您在飞利浦的现金收入。但是,我们愿意为您提供公司初创期最高规格的期权!我坚信,芯启科技未来一定会上市,而且会是一家伟大的公司。这些期权,在未来可能价值千金,甚至万金!”
“更重要的是,”林轩的目光变得无比真诚,“在这里,您将不仅仅是一名高级工程师或者部门主管,您将是芯启科技模拟和混合信号技术的奠基人!您将有机会带领一个团队,攻克最前沿的技术难题,做出足以载入史册的产品!这份事业的成就感,我相信,是用多少金钱都换不来的!”
技术上的挑战、从零开始的创造机会、极具潜力的期权激励、以及林轩本人展现出的远见卓识和真诚态度……这一切,终于打动了顾维钧内心深处那份沉寂已久的渴望。
他沉默了良久,推了推眼镜,最终伸出手:“林总,你的故事很精彩。我……愿意赌一把!”
“欢迎加入芯启科技!”林轩用力握住顾维钧的手,心中一块大石终于落地。
顾维钧的加盟,如同给芯启科技的模拟设计领域注入了定海神针。他的到来,不仅带来了顶尖的技术实力和丰富的工程经验,更重要的是,他的“标杆效应”吸引了更多原本处于观望状态的优秀人才。
在接下来的一个月里,又有几位在验证、后端设计、嵌入式软件等领域有着资深背景的工程师,陆续加入了芯启科技。他们中的许多人,都曾是林轩和黄耀龙“求贤若占”的对象,但之前因为种种顾虑未能下定决心。如今,看到李志远、顾维钧这样的技术大牛都选择加盟这家“前途未卜”的初创公司,他们的信心也大大增强。
芯启科技的办公室变得更加拥挤,也更加充满了活力。不同技术背景、不同工作经历的人才汇聚一堂,带来了思想的碰撞和知识的融合。虽然偶尔也会因为工作方式、技术理念的不同产生一些小的摩擦,但在林轩的协调和共同目标的凝聚下,团队的整体战斗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
林轩看着眼前这支日益壮大的“精锐之师”,心中充满了豪情。他知道,有了这些“千金马骨”,芯启科技这艘船,才真正具备了在“芯海”中乘风破浪的底气。人才洼地,正在变成人才高地。而这一切,都得益于这场席卷香江的金融风暴,以及他自己那份“于无声处听惊雷”的洞察和果决。
第23章 人才洼地,精英加盟[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