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1章 种子轮融资,郑生援手[2/2页]

国芯崛起:从香江到硅谷 代码潮汐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逻辑清晰,数据翔实(部分基于前世记忆推演)。他没有过多渲染情怀,而是着重强调技术的颠覆性和商业回报的巨大潜力。面对郑家诚偶尔提出的尖锐问题(比如市场风险、竞争对手、团队经验),他都应对得体,甚至在技术细节上展现出远超年龄的深度。
  “林先生,你的想法很大胆,技术听起来也很有趣。”郑家诚听完,沉吟片刻,“不过,芯片这行,水深得很,烧钱的速度也快得很。你怎么保证,你的‘麻雀能斗得过那些国际大厂?还有你说的EDA,那更是美国人的天下。”
  林轩迎着对方的目光,毫不退缩:“郑先生,正因为水深,才有摸大鱼的机会。国际大厂船大难掉头,在MP3这种新兴细分市场,反应速度未必比我们快。至于EDA,我们不求一蹴而就,而是从点工具突破,用技术优势蚕食市场。我相信,只要给我们一个机会,芯启科技一定能证明自己的价值。”
  黄耀龙在一旁适时补充了关于团队背景、市场策略和财务预估等内容,努力展现出公司正规运作的一面。
  最终,郑家诚露出了笑容:“年轻人有冲劲是好事。我父亲常说,投资投的就是人。林先生你虽然年轻,但眼光和魄力都不错。”他顿了顿,“这样吧,五百万港币,换你们公司20%的股份。这笔钱,希望能帮你们的‘麻雀,真正飞起来。”
  五百万!虽然比林轩预期的略低,占股也稍高,但在当时,对于一个刚成立、产品还未成型的初创公司来说,这无疑是一笔巨款!
  林轩和黄耀龙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激动。
  “多谢郑先生信任!”林轩站起身,郑重地伸出手,“芯启科技,定不负所望!”
  走出浅水湾会所,林轩感到一阵轻松,但更多的,是沉甸甸的责任感。天使的翅膀已经展开,但能否迎风飞翔,还要看他们自己。

第11章 种子轮融资,郑生援手[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