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众人也不在意。
  “不少创作人、歌手都表示《东风破》是开山之作,请问对于这个赞誉您怎么看!?”
  “我觉得他们说得对。”
  众人脸色一窒,还真是一点都不谦虚啊。
  接下来,提问继续,叶知秋简短无比地回答了十余个问题,一众记者回去有稿子写,也乐得不行。
  然而,在记者会即将结束的时候,突生变故。
  一名记者直接站了起来,大声道:“叶知秋先生,你的《东风破》运用了大量民族乐器,网上有批评声音说太过于民族化,外国主流音乐圈难以欣赏!对此你怎么看?!”
  这个问题落下,全场一片哗然。
  这个问题很尖锐啊!
  不过众人眼睛一下子亮起来,纷纷等着叶知秋的回答。
  一项新事物的出现,总是赞誉与质疑并行的。
  负责提问点名的华海娱乐工作人员脸色一黑,正想提醒叶知秋没必要回答。
  谁知叶知秋脸色不变,直接反问一句。
  “为什么要他们欣赏?”
  这名抢问的记者一愣,立刻回道:“毕竟现在欧美音乐圈才是主流,不少流行音乐风格起源于对方,我们处于追赶的...”
  “我想你搞错了。”叶知秋直接道,“我没有否定某种音乐风格的意思。”
  “但我觉得某种风格,我们可以借鉴,取其精华,但不应该盲目模仿。”
  “打个比方,说唱这种音乐形式最初起源于贫困黑人聚居区,别人唱出来,是表达对其所处社会现状的愤怒,但不同国家文化氛围、社会背景大不相同。”
  “要是一个华夏歌手为了迎合所谓的国际范,将充斥着脏话、暴力等元素的说唱全套照搬,那不是搞笑吗?”
  “音乐风格与形式是载体,歌曲的内涵才是根本。既然我们有自己的民族文化,为什么不将属于自己的东西唱出来?”
  “一味地迎合别人,最终只会失去自己。属于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需要传承、创新与发扬,这才是属于我们自己的文化自信。”
  说到这里,叶知秋顿了一下,环视台下或深思,或面色激动,或只顾着对着自己拍的一众记者,说出了最后一句话。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话音落下,台下久久无言,接着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记者群后面,李文瑞、宋美以及音乐总监陈海涛等几名高管在场。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陈海涛深深呼了一口气,感叹道:“说得好啊。”
  “我们华夏五千年文明,好的东西太多了。但东西再好,也要随着时代创新与发扬。”
  “至少在音乐这条道路上,我觉得‘中国风做到了。”
  李文瑞点点头,没有说话。
  现在他只有一个感觉,当初华海娱乐与叶知秋达成合作,绝对是他做得最正确的一件事情。
  这个问题过后,那名一心只想挖大新闻的记者羞愧地坐下,不好意思再提问了。
  不过,他也算得偿所愿。
  当天的记者会的报道发出后,叶知秋的最后一句话,掀起了一阵风暴。

第306章 被迫营业[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