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11日,朝阳新区的寒风中涌动着炽热的建设气息。七座巨型量子投影沙盘在星宁地产总部大厅缓缓旋转,58层公寓住宅区的3D模型闪烁着银蓝色光芒,每栋建筑的纳米钢筋骨架与量子玻璃幕墙清晰可见。沈知意站在沙盘中央,身后是王健林等数位地产界大佬,他们的目光都被眼前震撼的规划图所吸引。
“王叔,这次我们要打造的不是普通楼盘。”沈知意抬手,沙盘瞬间切换成智能社区的运作演示,“整座小区将采用量子建造技术,施工周期缩短60%,抗震等级提升至12级。每户配备量子中枢系统,住户坐在家里就能通过手机或电脑远程操控全屋设备。”她调出户型图,从100平的白领公寓到400平的顶级别墅,每个空间都嵌入了全息投影、智能医疗监测和无土栽培系统。
王健林摩挲着下巴,眼中闪过赞许:“小意,你这想法够大胆。但量子建造的成本……”“两年回本,十年财富增长十倍。”沈知意自信地调出财务模型,“新区已汇聚高端产业园区和别墅区,未来这里将是人才高地。我们的智能住宅不仅是居住空间,更是连接工作、生活与科技的枢纽。”她话音刚落,智能管家投射出一段视频:在星宁已建成的科技社区里,上班族通过量子会议系统在家办公,学生戴着VR设备参加全息课堂,老人的健康数据实时同步到社区医院。
与此同时,朝阳新区的工地上,巨型招聘广告牌闪烁着诱人的数字:“工程款8000万,奖金2000万!诚邀顶尖智能建造团队!”消息一经发布,全球建筑界为之震动。美国的“量子蜂巢”公司、德国的“纳米建工”集团纷纷递交竞标书,而国内的老牌房企更是摩拳擦掌。某地产巨头在星动短视频上公开放话:“这次竞标,不仅是为了钱,更是要见识星宁的黑科技!”
星宁的招标会堪称科技盛宴。当其他公司还在展示传统的BIM建模时,来自新加坡的“未来建造”团队直接用全息投影呈现量子建造流程:纳米机器人自动搭建框架,3D打印设备逐层
第390章 智建新城:量子时代的地产狂想[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