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69章 光影人生:科技造梦场里的逆袭之路[1/2页]

老宅藏智沈家三姝的商征途 穿越神探夏洛克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2014年1月17日,凛冽的寒风掠过华北影视基地的古城墙,量子温控系统却让城内暖意如春。23岁的林小夏裹着星宁定制的智能戏服,站在《大秦帝国》的虚拟片场里。这身布满纳米传感器的戏服能自动调节温度,还能根据剧情需要变换颜色与纹理。她望着远处,机械臂正在搭建万里长城的量子模型,无人机群组成的“候鸟”掠过天空,AI导演通过脑电波实时调整着场景氛围。
  “小林,下一场该你上场了!”场务通过量子对讲机喊道。林小夏深吸一口气,走进360度拍摄区。三年前,她还只是横店街头拿着简历四处碰壁的群演,每天风吹日晒挣80元,如今在星宁,她的底薪已涨到2万,加上拍摄奖金和流量分成,银行卡里的存款即将突破百万。更让她惊喜的是,入职满一年后,她分到了一套100平的量子公寓——房间的智能系统能根据她的喜好变换装修风格,无土栽培的阳台种着她最爱的茉莉花。
  “以前总觉得买房是奢望,现在不仅有了自己的家,还能把爸妈接来享福。”林小夏在星动短视频上分享日常,镜头扫过公寓里的全息投影电视、能自动烹饪的智能厨房,“最神奇的是,我的工作数据还能兑换别墅积分,说不定哪天就能搬进300平的大house!”这条视频瞬间收获百万点赞,评论区满是“求入职”的留言。
  在西南影视古城,45岁的张建军正带着儿子参观自己的“数字人生”。作为特邀演员,他拥有200平的专属公寓,房间内的量子衣柜能根据角色需求生成戏服,墙壁上的全息屏幕记录着他参演的所有作品。“爸,你在《三体》里演的科学家太帅了!”儿子指着屏幕兴奋地说。张建军感慨地摸着量子剧本台:“以前当群演,连台词都没有,现在AI会根据我的表演风格定制角色,上个月我还自己导演了一部微电影。”
  而在影视基地的“梦想孵化中心”,每天都上演着逆袭的故事。程序员出身的陈磊转行当编剧,通过星宁的AI创作

第369章 光影人生:科技造梦场里的逆袭之路[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