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19章 资本狂潮:建筑界的涅盘之战[1/2页]

老宅藏智沈家三姝的商征途 穿越神探夏洛克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2012年12月26日,京城的寒风裹着细雪拍打着伍号别墅区的围挡,但工地上却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量子塔吊的嗡鸣声中,巨大的全息屏幕循环播放着招聘信息:“工程款15亿!奖金8亿!招募智能建材供应商、尖端建筑团队!”红色的数字在冷空气中格外刺目,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的建筑从业者与企业代表。
  “张总,咱们公司账上只剩最后三个月的现金流了!”宏远建筑公司的会议室里,财务总监的声音带着哭腔。总经理张建国死死盯着星宁集团的招标公告,突然一拍桌子:“备车!去京城!伍号别墅区的项目就是我们的救命稻草!”他抓起桌上的平板电脑,调出星宁开放的共享资源库——从纳米建材配方到量子建筑施工规范,所有资料都对合作企业免费开放。
  与此同时,星宁环保大厦的招标大厅挤满了人。来自深圳的智能建材企业展示着能自动修复裂缝的纳米混凝土,东北的建筑团队带来了零下40℃仍能施工的量子温控设备,甚至连海外公司都通过全息投影参与竞标。“我们需要的不仅是施工能力,更是创新力。”沈知意的全息影像在大厅中央升起,“星宁将提供技术支持、低息贷款,甚至开放量子服务器算力。”
  这场招标会堪称建筑界的“科技阅兵”。某老牌国企展示了自主研发的建筑机器人兵团,数百台机械臂协同作业,误差不超过0.01毫米;初创公司则带来了“生长型建筑”概念,利用生物3D打印技术,让墙体像植物般“生长”成型。沈知意当场拍板:“这两个项目都中标,资金即刻到账!”
  为帮助中小建筑企业,星宁推出“建筑新生计划”。量子贷款系统通过分析企业过往项目数据、技术储备和团队能力,最快三分钟完成审批;共享资源平台上,星宁研究院的顶尖工程师24小时在线答疑;甚至还设立了“建筑创新基金”,对有潜力的技术提供无偿研发资金。
  “李工,咱们的智能脚手架被

第319章 资本狂潮:建筑界的涅盘之战[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