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62章 造星新势力:科技帝国的人才虹吸战[1/2页]

老宅藏智沈家三姝的商征途 穿越神探夏洛克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2011年2月27日清晨,九龙贰号别墅的智能窗帘缓缓拉开,晨光透过量子镀膜玻璃洒进书房。沈知意坐在悬浮转椅上,面前的全息投影正滚动播放着京城艺术学院的学生论坛。“星宁影视实习月入十万?”“听说群演都有2万底薪!”一条条热议帖不断刷新,讨论热度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飙升。
  “沈总,艺术院校的咨询电话已经被打爆了。”助理匆匆推门而入,平板电脑上的通话记录密密麻麻,“中央戏剧学院、上海戏剧学院都发来合作邀约,连美国茱莉亚学院都询问海外实习项目。”沈知意轻点桌面,调取星宁影视的人才储备数据:“通知王晶和冯导,启动‘未来之星计划,这次我们要从源头改写娱乐圈的人才格局。”
  两小时后,京城艺术学院的礼堂座无虚席。冯小刚戴着标志性的墨镜走上舞台,身后的大屏幕突然切换成星宁影视基地的全息影像:量子动捕棚里,演员的动作被实时转化为虚拟角色;AI编剧室中,剧本在数据洪流中自动优化;全息摄影棚内,虚拟场景与真人表演完美融合。“在这里,你们不是跑龙套的工具,”冯导的声音通过量子音响响彻全场,“而是站在科技与艺术最前沿的创作者。”
  台下,90后学生张一山和杨紫对视一眼,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他们早已听说星宁影视的传奇——新人演员三个月片酬破千万,群演都能住智能公寓。当听到“底薪2万+奖金3万,在校实习即可领取”时,礼堂瞬间沸腾。杨紫举起手提问:“如果我们签约,能参与哪些项目?”冯导笑着调出即将开机的科幻巨制《量子纪元》:“这部剧的女主角,将从在座各位中诞生。”
  消息如同风暴般席卷全国艺术院校。上海戏剧学院的学生们连夜修改简历,某大二学生在社交平台晒出星宁的面试通知:“传统剧组还在为盒饭发愁,星宁直接给我发五位数月薪!”更有甚者,有学生自费从国外飞回,只为争夺一个试镜机会。某经纪人感慨:“以前是剧组挑演员,现在倒好,学生们开始挑剧组了。”
  星宁的人才筛选机制堪称严苛却又充满科技感。学生们进入智能面试舱,AI考官通过微表

第262章 造星新势力:科技帝国的人才虹吸战[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