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15日,星宁集团总部的财务大屏红光闪烁,跳动的数字如同一曲激昂的财富乐章。沈知意站在屏幕前,注视着星宁金融公司股票市值暴涨3879亿的实时数据,身后的电子地图上,新兴产业园区与孵化基地如繁星般点亮全国版图——那里正不断诞生着新的百亿富豪,他们的企业在星宁的技术与资本扶持下,如春笋般破土而出。
“沈总,税务缴纳程序已完成。”财务总监递上平板电脑,三个城市的税务缴纳回执单依次排开,京城、杭城、阿宁副省级城市的税务局账户上,巨额资金的汇入记录清晰可见。沈知意轻点屏幕,将数据同步发送给远在杭城的堂叔沈正明与升任京城市长的大伯沈正清。
杭城市长办公室内,沈正明的电脑突然弹出提示。当他点开税务数据文件的瞬间,握着茶杯的手微微一颤——星宁集团在杭城的纳税额,竟超过了全市传统制造业去年全年总和。“这就是科技的力量......”他喃喃自语,目光落在文件末尾的分析:“新兴产业带动就业增长47%,关联企业税收贡献同比提升210%。”
与此同时,京城的市政会议刚结束。沈正清推开办公室的门,秘书立刻调出星宁集团的税务报告。看着那串天文数字般的纳税总额,这位素来沉稳的市长也难掩惊讶:“相当于传统行业三年的税收?知意这丫头,真的做到了。”他的手指划过屏幕上的产业关联图谱,从芯片制造到智能基建,从葡萄酒科技到金融创新,星宁的业务版图早已编织成一张庞大的经济网络。
沈知意的电话适时响起:“大伯、堂叔,看到数据了
第226章 税潮奔涌:科技引擎驱动的城市经济新章[1/2页]